校场上十几万大军。
旌旗招展,猎猎作响。
高台上的皇帝陛下戎装而立。
身旁站着同样戎装的太子,还有枢密院,禁军,兵部等堂官。
这是徽宗皇帝当皇帝以来最不同感觉的一天。
今天,是改变历史的出征。是大宋一百多年基业中,非常重要的日子。
站在他身边的高官们也有种异样。他们感觉正要发生一件无比寻常的事。如同隋结束三百年混乱,好似秦结束五百年乱局,可比大宋太祖结束五代十国。
两百年,多少代君王魂牵梦萦的幽云十六州。多少汉家兵卒埋骨葬身之地。多少胡虏从那里侵入中原掳掠百姓,抢掠牲畜财物!
但没有一个君王能将其收回,重新纳归中原版图。太祖太宗没做到,但是他们,太祖太宗的子孙们,来了!
“将士们,今天,是我们大宋收复故地开始的日子,你们都是功臣!”
“出发!”
大军在皇帝太子大臣的注视之下,朝着北方而去,朝着幽云而去。
此时,这十几万大军如何想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台上的皇帝陛下和百官们是怎么想的。只要他们觉得可以收复,这场仗可以打赢,前者就必须要扛着武器离开家乡离开妻子,走上冰冷的战场。
......
又到了江逸给太子上课的日子。
“上节课的作业你们写了吗?”
“写了写了。”张世文赶忙把自己和太子赵桓的作业交上去。
如何短期内提升士兵战斗力,长期内又如何提升战斗力。
江逸简单的看了下两个人分别两篇,一共四篇作文。
张世文写的中规中矩,在这个时代,算是比较中肯的内容。虽然不能说拿去就能用,但基本逻辑框架都在水准线上。假以时日,张世文能在枢密院或兵部干一两年,至少能够做个合格的练兵者。
至于太子赵桓的作文。
这,写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江逸看完后脑子里只有这个念头。没有一句是说在点子上,全是胡说八道瞎写。
通篇下来的基调就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肯给钱,肯下血本,士兵们就肯定能拼命。战斗力就肯定能提升上去。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短期就多给点钱,长期就匀出来单位时间里少给点,但总体还是给够钱...
“太子殿下应该没有上过军事课吧?”江逸不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