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文起身,拱手道。
“殿下,网撒的大,又要不能声势大,这两者很难同时做到。臣以为只有一种方法可行...”张世文如说书人说到关键处一般,停顿一下,才又接着道,“便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你是说明面上不是殿下选老师,是用别的由头来考试?”
“正是如此。”张世文点头。
“怎么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殿下,自古以来有三年一度的科考,有不定时的恩科。恩科是陛下开科取士。如李大人和江先生所言,咱们可以来个东宫科。但用的理由是,殿下近来学得孔圣人生平,感慨圣人出身贫寒,不禁想到天下如孔圣人一般的私塾老师不计其数,动恻隐之心,于是便想考校一番在京城的私塾老师,若是有真才实学的,太子殿下都会给予相应赏赐乃至推荐职位。”
“好,这个法子好。明面上多给点赏赐,暗地里有合适的人,便可以将他请来做本王的老师。妙,太妙了。世文,不愧是我的智多星。”赵桓听罢,满意的连连拍手。
“殿下,此法的确甚好,只不过是否有些不妥当,如此一来,殿下便有收买读书人的嫌疑了,陛下那里须是不好看。”
“那倒也是,虽然父皇说随便我处理,但总不能太过了。”赵桓又犹豫了起来。
张世文道,“这个无妨,正如江先生和李大人所言,只需殿下与陛下请示一声便可,微臣倒是不觉逾矩,此番是殿下由孔圣人而顾念天下先生,是有感而做,正能说明殿下学习用功用心啊。”
赵桓听了,眉头又展开了。
转头看向江逸和李纲,征询他们的意见。
李纲点点头。
江逸也点点头,多看了这个叫张世文的人几眼,此人倒是个人才,没想到可怜的钦宗皇帝身边也有这样的人才。
临走时,江逸叮嘱太子赵桓,殿下接下来就不要出宫与我们碰面了,避免被有心人注意到。赵桓点头表示明白。
回去的路上,张世文忍不住问道:“殿下,那位江师,到底是什么人?”
“他是方外天人,无迹可寻。不信你可以试试去查一查他。”
“今日他也没说几句话,臣实在是不明白。”
太子赵桓神秘的笑笑道,“你会明白的,你很快就会知道江师是怎样的神人!”
第二天一早,赵桓就去找自己的父皇,按照谋士张世文所说,自己读圣人之书,所感念颇深,想念着天下的教书匠们都不容易,如今希望能学习父皇开恩科的方式,自己也逾矩来开一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