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刘邦是狡诈之徒,宴席上花言巧语说的全是虚伪之言,把项羽那等英雄哄骗的头晕脑胀。我若是太史公,定然狠狠批评刘邦的小人之性情,颂扬项羽之高义。
可这世上之人,多数赞颂成了大事的刘邦,却反倒责怪顾念兄弟情义的项羽妇人之仁。我是绝不赞同的。有情有义之人,是无论输赢成败,都要赞颂的,无情无义之人,也是永远都要唾弃的,老师你说是也不是。”
这位国子监老师听罢,暗暗摇头。这位太子殿下实在是...
沉吟半晌,道,“殿下,项羽杀人亦不少,就是巨鹿一战,他坑杀降卒二十万。更何况,盗掘秦帝之陵墓,恐非良善之辈所为。而汉高祖刘邦,时人多称呼为忠厚长者,可见至少在灭秦败楚时,刘邦还是大家公认的不错的人。”
“老师所说之事,我也在书中看了。但刘邦此人所谋甚大,其许多行为在我看来其实都是有目的的。倒是项羽,堂堂正正的,深得我心。”
“殿下,争天下之事,不宜用堂堂正正或阴险狡诈来说,正所谓兵不厌诈,大家为了获得胜利可以用任何手段,只要得天下后对百姓好,那才是最重要的。”
“老师所言非也,本王以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样,不对对手堂堂正正,就不会对百姓堂堂正正......”
午后太阳高悬时,老师摇着头叹着气离开东宫。
书房里,太子赵桓也叹了口气,“看来又要换老师了,王师傅倒是个好人,只可惜腐儒了些,唉,真是麻烦。”
王太傅回到国子监,一会站起来一会坐下,端起茶盏又放下茶盏,祭酒看在眼里,问道:“王太傅这是怎么了?被太子殿下训了?”
白发轻摇,王太傅拱手道:“祭酒大人,我得说几句了...”而后把今日太子如何品评刘邦项羽的话复述一遍,“殿下如此天真,下官实在担心我大宋的将来。”
“这话过了,要是前朝,定要把你拉出去砍了。”祭酒大人话说的严肃,但神情一点不担心。这就是做大宋文官的好处了,只要是文官,话说的过一些都没什么,翻不了天去。“你是今年第五个这么说的太傅了,看来又要换人了。”
沉默半晌。王太傅又道,“祭酒大人您真的放心,不向皇上进言吗?”
“皇上自有决断,王太傅,这话咱们今日说过就算了,你再不要向第三个人说起这样的话。倒不是说陛下知道了会不高兴,但将来若是让太子殿下知晓,于你的仕途没有好处。”
“唉。”王太傅站起来边往外走边喃喃道,“大宋未来何在啊!”
祭酒大人坐在椅子上,端起茶盏浅啜一口,在心里对自己的学生王太傅说道:“五年前就进了言,不仅没用,还惹皇上起疑心。陛下决定的事,又有谁能改变?除非你我也学蔡京那样逢迎,可你我做的来吗?”
太子殿下的品行已经算很不错了,几乎没有任何不良嗜好,连陛下喜欢的那些丹青书法他都一概没有兴趣,比之当今多情多才多艺的陛下,若是将来太子殿下登大位,或许比当今圣上要好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