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石的态度格外的强硬,强制要求海东周氏必须在半个月内把这个事情推进下去。
一场对话,以谢安石和周正的不欢而散作为结尾。
周正不愿意配合,可这件事情又是大势所趋,谢安石便直接要求公安局对周正采取监视措施。
之前因为崔佳伟发出去的那个想法,热度不算高,但已经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
现在各地老百姓苦这个预售已经很久了,谢安石这个政策拿出来,无疑就是给普通老百姓们一针强心剂。
只是结果如何,到底会推进到哪一步,网民们议论纷纷,意见不一。
毕竟在一直以来的政绩观念下,政府都是配合企业达成的,现在政府站在老百姓这边了,不再唯GDP论,让很多人都生了怀疑。
作为全国头一遭,谢安石的这个做法,很快就有网络上的一些公知大V进行解读。有好有坏,有的人认为,这是为了给房地产市场降温推出的政策,也有人认为是谢安石的个人行为。
有大V解读,说谢安石这个学者型干部想当然了,没有考虑到湖里的发展需要,没有真正了解到湖里的人民需要的是什么。
也有大V认为,谢安石的做法无疑是给湖里的发展踩了刹车,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湖里目前的情况需要踩刹车,需要静一静。
这件事情官媒也有报道,但是篇幅十分有限,报道的口径也十分中性,没有褒贬。
不过,谢安石在这个时候围绕着这件事情形成了一份材料发到了某知名期刊上,给这件本就在讨论中的事情,增加了一些谢安石这个区委书记的位置。
在网络上,谢安石作为这个事件的主角,自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只是网络上闹得再厉害,在现实中对谢安石还是没有什么影响。毕竟大多数人,可能连所在街道的主任或者乡镇的书记都没有啊见过,更不要说谢安石这种区委书记了。
就在网络上这件事情的热度即将下去的时候,湖里去区委决定对海东周氏负责人采取监视措施的文件出现在了网上,同时关于这件事情的详细经过也同步出现在了网上。
这一份文件,无疑再度把这件事情推向了高,潮。随着文件出现,网络上的声音也越来越多,绝大多数都是面临了类似于湖畔花苑一样情况的老百姓。
人数很多,他们的声音很强,这件事情逐渐的上了热搜,成了当天的头条消息。同时网络上对这个政策的分析力度也在加大,各种自媒体都有点评。
同时,谢安石的从政履历也被拿了出来,作为一个政坛新秀,谢安石的进步速度快,政绩亮眼,一时间成了很多人的讨论对象。
同时他的文章也被拿出来解读,不单是和他老师的放在一起解读,还和最近国内的风向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解读方向。
只是谢安石还是在他那一亩三分地安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