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石离开之后,田博文邀功样地来到了温舒云的跟前,“妹子,我这个助攻怎么样?”
“可去你的吧。”温舒云瞪了她一样说:“你说要是没我们在,安石会怎么做?”
“他可还有个老师。”田博文靠在沙发上,伸展了下身子说:“你可别觉得他没办法,现在心里边指不定正憋着坏,打算整那个张国富呢。”
“哪怕他再厉害,也只是个主任科员,张国富毕竟是副厅,他怕是难。”温舒云分析了一下情况,觉得谢安石想要靠自己的力量整倒张国富,还是天方夜谭一样。
“你太小看文人了。”田博文咂摸着和谢安石这段时间的交流说道:“他们这些人都是蔫坏,喜欢从大方向,大问题出手,然后搞你个措手不及。”
“他在清风网上有个专栏,最近又准备了一个什么《领导干部对优先权的正确认识与反对特权的自觉意识探析》的文章,打算投给《领导科学》杂志。”田博文说:“这样的人,即便是没有张国富,起来也是必然的。只是他太谨慎谦虚,甚至有点身在云雾中的感觉。不过这也正常,说到底是一个刚刚踏进官场的年轻人,摸不清自己的分量。”
人们在看待自己的时候往往是自大的,但谢安石的习惯就是,怎么看低自己都不为过。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看清楚自己到底有哪里不足,不至于得到权力之后就狂妄自大。
从下面一圈调研回来已经有半个月,借着这一次调研,谢安石把自己看到的一些现象,写成了文章,打算发表出去,第一站就是纪委的清风网。
清风网的前身是国家反腐维权网,主要的目的就是起到反腐维权廉政教育的作用。谢安石作为一个学者作家,经常在清风网以哲学的角度对一些现象做自己的解剖分析,有一个小小的专栏。
这种小专栏在别的网站可能不太起眼,甚至不会有人注意到,但是清风网是属于纪委的网站,里面的每一篇文章,只要能发出来就是有领导干部去看的。
谢安石所写的文章,针对性还是很强的,往往能提供一些新思路,看他的文章的纪委干部不在少数。
这一次,谢安石的文章主要是关于干部迎来送往大搞排场的问题进行的一个哲学上的分析,其中强调了政策发布与执行的差异,基层干部在面对这种问题所遇到的困境。
这种问题是普遍的,但是谢安石的思路却是新颖的。文章一发布,就得到了不少纪委干部的认同,清风网并没有评论区,但是却在各地纪委依旧掀起了不少讨论。
其中也包括温舒云的父亲温跃进。
“这小伙子的这一篇文章确实很有思路,给基层工作的困境找到了一个锚点。”
“怎么样?不如把他调到省纪委来吧。”温舒云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不合程序。”温跃进摇头说道:“不过这个小伙子确实是干纪检的材料,正,稳,还懂得如何自保,理论功底也到家,放在一个市委宣传部当秘书是可惜了。”
“听我哥说,他老师要调到省里来。”
“你说那个林明俊学部是吧?”
“是吗?”温舒云期待地等着自家父亲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