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石很明白,当官的就得抓住每一次机会,没有机会也得创造机会。有很多理想主义者,总说,我的事情不需要曝光,我就好好地做好事情,当一个透明的好人。在谢安石看来,这种行为就是犯蠢。劣币驱逐良币不是因为良币不好,更多的是因为劣币会彰显自己,他们把自己利用特权得到利益的事情夸大炫耀,让别人知道,别人自然会模仿。如果廉洁奉公的正面形象能获得收益,且得到足够的宣传宣传,那么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还会出现吗?可能确实有那么一部分人依旧会干这样的事情,但如果这个大环境是干净的,风向是好的,这一类人自然会被排斥。
想清楚后,谢安石决定稍微推动一下这件事情,他通过网络平台,把这一件事情当做线索,报给了地方媒体节目,丽丽找事儿。
丽丽找事儿是海东省的节目,但是这个节目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名声,他们的胆子大,即便是地方政府出现了问题,他们也会正面采访。当然这背后少不了省委宣传部的支持。
丽丽找事儿节目组接到线索之后,就讨论起了这一件事情的可行性。
“编导,这种拖欠工资的事情已经有很多了,没有必要采访吧。”节目组的记者看着编导给他的资料,开口道。
“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只是拖欠工资的话,这件事情确实没有什么采访的价值,但是你看,这里有人拿到了有人没拿到。拿到的人又是公务员的家人,你说这是不是话题?够不够有争议?”
节目组定下调子,当天就安排了人员做好了采访准备。
正常情况下的采访,都是会先和当地的宣传部门通通气。可是丽丽找事儿这节目不这么做,毕竟他们去往往就是找基层组织的麻烦的。
在第二天节目组进新华乡的时候,邓伦富也正在准备给乡镇老师发放的钱,他原本的意思是把谢父退回来的钱发了就行了,但宣传部李部长却告诉他每个老师至少得有一个月的工资,他就只有东拼西凑的,再补上了一些。
而这时候丽丽找事儿节目组已经和新华乡的老师聊上了。
“丽丽在网络上了解到,你们新华乡的教师工资已经拖了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丽丽在网络上了解到,你们新华乡的教师工资已经拖了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丽丽找事儿的主持人正举着话筒说。
节目组的采访正在进行,校长的电话就打给了乡里,很快乡长和主管宣传的副乡长就火急火燎地到了学校。
这件事情其实我们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乡长连忙解释,同时看向了校长,眼里都是火,恨不得把这人给活剐了。有事情不先和他们通气,直接把记者给放进了学校。
其实校长心里边也委屈,他也是被拖欠工资的一员,所以在面对副乡长眼神的时候,直接油滑地避开了。
事情的来龙去脉其实很简单,但是在采访的时候,却不是那么好说的。为什么只给谢安石一家人发工资,是不能明说的,但乡里也给出了解释。
对于你们这个问题,其实我们这边有规定的。副书记兼乡长这么解释道:“谢老师是老党员,模范,两口子还有闺女都是老师,又没有种地,我们觉得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一定的倾向性。”
“什么意思?意思是我们这些有地的,种地的就活该拿不到工资吗?”一个女老师不满地说道。
“不是的,你听我说。其实昨天谢老师就已经发扬风格,把钱退回来了,我们乡政府打算把这钱作为工资,先发放一部分。”乡长一边安抚,一边从口袋里拿出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