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的太子地位再次稳定起来,仅仅是因为永乐帝朱棣和杨士奇一次简短的问答,但他们共同要面对的对手是朱高煦,远没有那么容易对付的一个人。
朱高煦对于太子朱高炽的造谣一直没有停下过,所谓三人成虎,朱棣对朱高炽已经有了很深的偏见,这就宛如一堆炸药,只要需要一点火星,就会炸的天翻地覆。
如果朱高炽把每件事做得滴水不漏,那么朱高煦的计划永远不会成功,但是朱高炽再一次给了机会。
朱棣时常出去巡视,实则带兵清剿蒙古余孽,为了边疆的和平,毕竟朱棣本身就是镇守边疆边境藩王出身,留守太子朱高炽镇守京城,但当朱棣班师回朝时,朱高炽派人出城迎接,却是晚了。
这是件小事,但他引起的小火花,已经将朱棣心底由朱高煦准备多时的炸药燃爆,朱棣虽然无法处置太子,但身为皇帝的他认为是太子手下的大臣蛊惑,希望拥立新帝,求一个功名。
因此朱棣将太子一派的所有大臣全部抓起来,送进监狱。
朱棣此时已经对朱高炽十分失望,太子派的文武光源都不值得信任,但朱棣唯一能相信的人却还有一个,就是一向公正客观的杨士奇。
林峰知晓宫中巨变,忽然觉得朱棣是不是很沉迷宣武门之变,每日都把自己想象出李渊,而朱高炽就是那个将父亲赶下皇位的李世民,这实在高看了朱高炽,他是在没有李世民那样的英俊神武,若真是也会是朱高煦,所以朱棣应该提防的是朱高煦。
不过林峰没有机会对朱棣说这些,唯一能让事情有转机的就是东宫太子一派的幸存者杨士奇,朱棣必然会召见公正的杨士奇询问,杨士奇的回答将决定朝堂之争的结果。
杨士奇是东宫官署他看见自己的同僚被逮捕入狱,许多支持太子朱高炽的大臣临场倒戈,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有一个小官已经告诉他皇帝的弱点,只要他找准地方,他就能让皇帝改变对太子朱高炽的看法,死而复生。
朱棣将杨士奇叫来,很直白的问他,朱高炽是非有越权之心,不然为何会如此蔑视身为皇帝的他。
杨士奇的回答说,朱高炽一直很孝顺皇帝,这次迎接皇帝是大臣的过错,和朱高炽没什么关系,杨士奇直接将罪名揽到自己和所有同僚身上。
这是一个很蹩脚的理由,若是别人去必定会被朱棣大骂,甚至会丢失脑袋,但因为他是杨士奇,朱棣相信他,信任杨士奇所说,所以才会对朱高炽逐渐放下戒备,正因为如此林峰才会选择杨士奇,他不被朱棣所信任,所以他要找一个朱棣完全信任的人。
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再次被保住,凭借的是杨士奇一己之力,即使朱高炽的背后只有他一个人时。
杨士奇两次救下朱高炽,终究是被朱高煦盯上,朝廷上下又出现太多的人说杨士奇的坏话,朱棣疑心很重,即使是他曾今无比信任的杨士奇也被打入监狱。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