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每一本书上,除了张仲景应对当下疾疫的几个药方之外,还有刘启的疾疫防控办法。
看着他的名字和医圣张仲景列在一起,刘启内心激动之余,又觉得有点儿丢人。
他,何德何能啊!
竟然和医圣出现在了同一本书上。
若可留到以后,仅凭这一本书他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而且还是跟医圣的名字挂在一起。
如果他以后声名不显,没有闯出什么更大的名声,淹没与这个时代浪潮之中,恐怕后来者还得好好猜一猜他刘启是个何许人也。
“请元启兄为此书提名!”
竹屋里,连熬了三个通宵的张仲景满眼通红的将毛笔递给了刘启。
“府君,这种事还是得你来,我没名气,百姓不会认账的。”刘启由衷说道。
天下百姓看书识字的不多,可能几百个人里面才能勉勉强强的拎出来一两个。
反正就念古洲的情况来看,大体就是这样的。
刘启手下这班兄弟,能把这书上面的字全部认全,没一个。
认识大半的,也不过十来人。
这书送出去,是先要给那些读书识字的人看的。
而这帮人认人,认名气。
要是刘启把自己的名字挂在上面,他们可能先是感叹一下这纸质量真好,然后就去垫桌腿了,他们费了这么老大劲做的东西能不会有任何作用。
张仲景怔了片刻,没有再坚持,而是说道:“那不如由元启兄来命名?”
“这我可以不谦虚,就叫疾疫常用药方如何?”刘启笑道。
张仲景拂袖爽朗笑道:“好名字,给百姓看的东西,自然是要通俗易懂!”
随后,张仲景亲笔提字,写上书名的同时,也大大方方的挂上了自己的名字。
刘启笑着摸了摸鼻子,医圣又多一本著作。
还是天下间第一本纸质书!
只是,书是做出来,但怎么发出去,却又成了个难题。
张仲景的建议是用之前太平道的方式直接布施,但被刘启摇头拒绝了。
因为这个东西发出去,不识字的百姓看不懂。
他必然要经过一个读书人借此牟利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没办法阻拦。
读书人借此牟利,药方才能缓慢的传递到百姓之中。
要想加快药方流传到百姓之中的过程,刘启不但不能阻拦,反而要鼓励那些读书识字的读书人去借此牟利,同时再用口口相传的方式辅助,让百姓知道面对瘟疫怎么防止,又有那些药方是他们可以自己就能用的。
其实,刘启还想到了更为简洁的方式。
那就让曹操下令,强行全面推行。
但他现在跟曹操这个关系相对比较尴尬,属于有私交,可明面上没私交。
想做什么事,必须得另外想办法让曹操知道……
而张仲景,还不被曹操待见。
他这个太守,就是曹操入荆州之后给撸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