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平衡之道(1/2)
既然自己想不到好的办法,那就请教别人呗,偏偏他还不能跟大明土著商量。
光跟朱标商量,也没商量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朱标也不敢大刀阔斧地改革。
朱吾适这个现代人,虽然脑子不一定多聪明,但是想问题的角度跟大明土著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朱吾适坐在龙椅上,组织了一下语言。
“我是这么想的,首先呢,传统科举制度肯定是要改革的,但是不能改得太狠,不然读书人接受不了,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改革的话,减少四书五经的比重,增加考生实际治理能力。
例如财政管理,水利工程,军事战略以及农业。
反正大明已经很久没有科举了,干脆早点儿把这个消息传出去,让志在科举的读书人从现在就开始改变。
这个影响应该不算大,毕竟四书五经又不是废弃了。
而且考核考生的治理能力名正言顺,谁也挑不出理。
这个改革段时间内效果不算大,但是长期来看的话,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只要推行个几十年,大明以后能通过科举考试的人,起码在治理地方上比现在的读书人要强得多的。”
这一点朱元璋也想过,确实是个好办法,而且是个比较温和的好办法。不过是个长期工作。
大明初立,科举跟前朝有点儿改变很正常啊,谁也说不出什么。
如果几十上百年以后再改革,还真不好改了。就现在最合适。
“贤弟,你继续说。”
朱元璋给朱吾适倒了杯茶,期待他后面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科举改革简单,如何防止文官一家独大,这才是重点。”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