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妍知道瞒不住了,只好告诉李婉玉,是她自己抢了这个筒来倒的,因为她觉得这个纱筒质量不行,就此打包卖出,影响工厂的形象和信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定要把这个筒反工才行。
李婉玉愣愣地听着姜妍说完这些话,那目光就像在看一个傻子,然后她点点头,“行,行,小姜,没看出你还是一个,家国兴亡,匹夫有责的人,不错不错。”
李婉玉把车子往一边踩了踩,“让给你一个机头,倒筒吧。”
姜妍连忙说了声谢谢,却听得李婉玉说,“只此一次,下不为例,我不想收一个脑子有问题的徒弟!”
一个岗位三十个机头,李婉玉让出一个机头,看起来影响不大,但其实这一轮的产量一定会少至少两公斤多,要知道工人工资是计件制,一天少两公斤多看不出来,一个月下来,会损失不小。
李婉玉又气哼哼地说,“别人带徒弟都是赚,我带徒弟是亏!”
姜妍低头挨骂,只是笨拙地拿管子来绕线,绕了几次都失败了,李婉玉丢给她一个大白眼,抢过她手中的管子,几下绕好,一把插在机头上。
车子一踩,又嗖地去另外一头了。
因为发现刘尚华并不会真的让每个工人都处理纱疵,这件事让姜妍非常的忧心,打包车间可是纱筒出厂的最后一关,而且是最重要的质量检测一关,这样也太儿戏了吧?
也不知道这种情况已经存在了多久?或者说,是多少年?由微而窥大,除了络筒车间,还有织布车间、针织车间,现在源头上的纱筒出了问题,而织布车间和针织车间都用的这个纱筒,那它们的成品上又有多少瑕疵?
而且这些有瑕疵的纱筒,本身也是直接对外销售的成品货。
这些瑕疵多年来,又造成多少订单的流失?
姜妍越想越觉得这事儿不小,一时间心里翻江捣海,一会功夫手心里居然出了不少汗。
这事应该找谁解决呢?
正在想着的时候,李婉玉忽然把自己的打节器递到了她的手里,“有点缺油了,让李国华上点油。”
姜妍应了声,拿着打节器去找李国华。
李国华有独立的办公室,就在车间一侧,姜妍敲了敲那扇绿色的门,李国华的声音传出,“进来。”
姜妍走了进去,这还是她第一次进入李国华的办公室,内里陈设还是比较简单的,一张办公桌,一床窄床,一个简易书架,书架上放着一些书和正在修改的打节器等物,靠墙有两盆橡树绿植。
“班长,我师父的打节器缺油了。”姜妍说着把打节器递向李国华。
他放下了手中的书,接过打节器。姜妍看到他正在看的书是《绵纺业大观》,上面还做了不少的笔记。
又看了看书架上的其他书,《经济管理学体系》、《对外扩展》、《棉花种植》等等这种专业知识的书籍。
“班长,这些都是你在看的书吗?”姜妍好奇问道。
李国华嗯了声,从抽屉里拿出打节器专用油,往打节器里滴。
李国华沉默寡言,似乎很不愿意谈话。姜妍也不再勉强,默默地等在一边,李国华给打节器上了油后,又咔咔试了两下,觉得不错,才递还给姜妍。
“谢谢班长。”姜妍道。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