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遍布京城的梧桐花反季盛开,天下皆惊。
花重锦向来头脑灵活,借机叫人将甘棠晋封内相一事大肆宣扬。
百姓们果然将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京城里十家倒有九家给甘棠立了长生牌位。
众臣议论纷纷,钦天监却说天象大吉,还说“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乃是吉兆。
曾被派去敲打钦天监的冬早,也不由赞叹,这些人怪力乱神的书读得多,忽悠人的话,也是张口就来。
皇上亦以天降吉兆,天予弗取,反受其咎为由,而加封甘棠为“丹阳伯”,赐蟒凤纹袍,螭龙玉带。
册封当日,虽然精简了不少礼节,甘棠依然需要出现在地坛,受臣民朝拜。
皇上虽然忧心于甘棠的身体,却也顾虑其死后哀荣,及入葬皇陵之事,也只得一鼓作气,先将甘棠的身份拔高。
甘棠并不在意自己最终留下什么名声,或是死后墓葬之事。自然不知,皇上已经密令安玉琳安排,在皇陵之中为甘棠修筑陪陵。
她所思者,虽则怪力乱神不过是无稽之谈,但若因此可以取得正统的声名,以后她所推行过的政令,便不易被推翻。
故而甘棠也十分配合晋封伯爵的典礼。
梧桐花持续开了整整一个月,在封爵大典后才慢慢凋落。更兼甘棠在典礼之上,显露真容,岁月无痕,时人更以为神异。
典礼之后,甘棠的身体竟有所好转,这也使其得以完成人生最后一“部”奏章。
之所以称为一“部”,便是因为这份奏章多达二十余本,甘棠将一生心血都融合其中。
一者,甘棠谏言改制兰台官员遴选之法,不拘男女,以内阁及六部取官之法代之。
兰台女官制度,本是甘棠为开女官先河,所为上行下效之法。时移事易,甘棠并不赞同一直单独设立完全女官的机构,以别男女。
甘棠以为,女官入朝以为常态,六部之中各有女官,而兰台也无需再成为标榜女官的特殊存在,而受人攻歼。
二者,甘棠再次提出修改法令,进一步提高女子地位,使女子当家、行商同男子一样受到法令保护。
从继承、婚姻等礼法限制入手,甘棠分析了旧制与新政的冲突和矛盾。
她认为,若不从根本上扭转男尊女卑的旧观念,便无法使女子的才能真正得到施展。
只有真正令女子堂堂立于天地间,而不必再伏低做小,才能发挥女子的才能,使天下庶民不增而人才倍矣。
三者,甘棠力谏均税赋之策。均税赋,即重新丈量天下土地,以所持之地多寡,进行税收,而不再以百姓人口收税。
此项措施,显然会动摇如今持有土地较多的那些士绅的根本。更况论皇亲国戚,大小官员。
故而甘棠建议在北方之战结束后,再备施行。
且施行均税赋的同时,应大幅降低土地税收,以海商贸易之税充盈国库,以广施恩德,令民不生怨,天下归心。
其四,甘棠对于北方之战,提出胜、和、败三策。
若胜,则收其大部土地以作牧民之用,其余部族称臣纳贡,可得平安。且在边境开放马市,以中原丝茶交易塞外马匹,亦可得税收。
若和,则厉兵秣马,坚实壁垒,以图再战。
若显败迹,则调宣州军,以全国之力抵御外侮,勿使轻犯城镇。
其五,先太子案浮言不息,几次横生事端,请皇上重查此案,以正视听。
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