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的秋闱很快来临。
楚家老宅有楚老三给的20两断亲银子,但楚老大说不够,不得已,楚老爷子抵押掉几块地,借了几十两银子,作为楚秀才赶考的盘缠花销。
等大儿考上,这几十两银子都不是事儿。
楚秀才跟楚老爷子拍胸脯保证,肯定能中举,县里那边他已经打好招呼,等回来就能做官。
楚老爷子欣慰点头,楚老太已经开始幻想,她要让大儿给她多大的牌面,村里的王婆子会怎么羡慕她。
陈氏和楚宁儿都要楚秀才许诺,给她们买什么新首饰。
说得多了,楚秀才相信了自己说的话,他开始飘了。
花几个银钱不算事,高价租辆马车,让陈氏帮他打点好行装,去往会州参加考试。
到达会州后,他直接找间最大的酒楼住下,没有像上次来一样,找间民房租上一个月,这样算下来房费能便宜不少。
楚秀才年轻的时候还有几分才气,考上秀才后,结婚生子,逐渐地没有了上进心,每天沉醉于自我陶醉中,学问其实没有寸进。
在等待开试期间,很多考生整日待在房中,几乎不出门,日夜苦读,他们在做最后的冲刺,根据老师押题和时事变化猜题,狂刷考题,然后做出应试的文章。
楚秀才没有沉下心温书写文章,反而流连于各大交际场所,热衷于结交权贵,与所谓的才子们切磋诗情,但他怎么遇得到真正的权贵和才子,只是在这里浪费时间和金钱。
要知道,这时候的秋闱更加偏重于考时政,学子莘莘,楚秀才唯一的优势是写得一手好字,做得一手对仗诗文,但仅是言辞华丽,怕是很难中举。
要开龙门了,子时考生即可进场,随身允许带一只装有考试必备用品的考篮。
此时正值半夜时分,进场考生可以领到3支蜡烛。
考生在进场前大多不敢外出放松,而是老老实实地待在房间休息,以保证夜里有精气神,但楚秀才在进入乡试考场前一天,还在所谓的诗会上喝酒。
乡试的考场设在贡院内,像一个超级大院子,里面又分割出许多有序排列的小院子,都向南排成一条长巷,巷宽只有4尺。
巷口有栅门,并配备了号灯及水缸,每一排号舍的末尾有厕所。
密密麻麻的号舍规则地排列成行,再隔出进深4尺、宽3尺的考室,称为“号舍”,每舍一名考生。
号舍既是考试答题的地方,也是考生夜里住宿的地方。
每舍有长4尺的两块木板,号舍两边墙体有砖托槽,上下两道。白天考试时,两块木板分置上下托槽上,搭出一副简易桌、凳;晚上则将上层的板拆下,与下层平拼成一张简易床铺。
考场龙门开了,排了老半天的队,楚秀才解衣脱鞋接受检查后进入考场。
运气还算好,他的号房位置不错。
考试期间,贡院不提供伙食,楚秀才带了提前买好的糕点,在考场要待3天,他没有准备一点热食。
隔壁的考生穿着带补丁的长衫,一看就很穷,但他准备得就很充分,不但带了防蚊虫的艾草、薄棉被,还有一个小炉子。
每天清晨起来,先煮上一碗热汤面让肠胃暖和起来,奋笔疾书开始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