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每日天不亮就起床去摘糜子稍叶。
村里的一些邻居看到,张氏自然不会把家里挣钱的法子告诉他们,但有个别聪慧的,摸索到一些做法,假以时日必然能做个七八成相似。
楚月儿倒没有想用这个法子长久挣钱,楚老三已经能够拄拐行走,是有些瘸腿,看样子要伴随他的后半辈子。
楚老三接受楚月儿的思想渗透,没有君子远庖厨的想法,包揽家里的一日三餐和家务活,顺便把分给他们的两亩地管起来。
一开始经常不是烧焦就是不熟,或者淡了咸了,慢慢的,楚老三的厨艺比张氏都不遑多让。
一个夏季,一家子算过账,挣了整整150两,加上之前楚月儿给的10两,去除给老宅的20两,手上还有140两银子。
夏天快过完了,天气逐渐凉爽起来,神仙凉粉的生意没有之前那么好了,每天能卖出一桶的样子。
楚月儿想让张氏休息休息,索性把这个生意停了,让张氏干脆把这个法子教给村里人。
村里人知道张氏要把这个“祖传”方子公开教授村里人,纷纷夸楚老三家的是个仁义的,明年他们也能靠着这个赚些钱。
要知道村里人找个挣钱的法子有多不容易,他们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楚月儿心里一直忧心五年后会发生的战乱,空间里的东西如果直接拿出来,会惹人怀疑,她要想办法在这个朝代多多赚钱。
想做方便面,原材料需要用到很多的菜籽油进行油炸,这时候榨油的原料叫芸薹子。
芸薹子的种植数很少,大家多是吃猪油。楚月儿决定自己种芸薹,才能快速地把这个生意做起来,赚到足够多的银钱。
“娘,咱们家有140两银子了,是不是?”楚老三在家不管钱,钱都交给张氏收起来。
张氏笑得眼都眯起来,她这辈子没这么满足过,有自己的家,儿女,不再挨饿,手里有银子:“是啊,月儿想吃糖啦?”
楚月儿在心里默默翻个白眼,她里子住着二十多岁的灵魂,怎么还会想吃古代这些麦芽糖......
“娘,我是想,咱们家有银子,只有两亩地,是不是少了点?”
“月儿说得对,家里有地,手里有粮,心里才不慌”楚老三附和道。
小宝在旁边拍着小手笑:“粮,粮。”
张氏想,是啊,现在差一点的地7两一亩,家里有140两银子,买上几亩地,好好打理,能养成好地,再赚些银子,还买些地,到时候给月儿做嫁妆,给小宝娶媳妇,张氏越想越兴奋。
楚月儿可不知道她娘的心里活动,家里人统一了意见,就决定去里正家,请他老人家帮忙参详参详。
里正手里果然有别人寄卖的土地,村里一个老人被儿子接去城里养老,将家里的田土佃了出去,但老人的儿子所在地离安北镇挺远的,收租比较麻烦,所以想着如果有合适的人要,就卖出去,托付里正帮忙留心。
里正带着她们去看地,土地很肥沃,十亩地都是连成一片的,金色的麦浪很是好看,老人因年岁大,打理得不是很好,整卖就按中等田的价格,7两银子一亩卖,但指定要现银。
楚老三很满意,他看到周边几十米就有一条小溪经过,田土离他家原来的地不远,方便打理,价格又合适,就想着赶紧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