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深耕技术,全力支持燃料电池发展(1/2)
星期天下午,习薇让赵父赵母待在临港,她独自带锤锤回上海闵行区。
白天她把锤锤送到学校了,就去上交大医学附属瑞金医院找专家咨询试管婴儿手术的事宜,然后回来按照医嘱调养身体。
调养身体对习薇来说不难,科研之外她很喜欢锻炼和做各种养生套餐。
在闲暇时间,习薇还会看文献或者安静坐在那里理顺新产品研发的思路。
赵硕今天又回上海市区参加2022年氢电高工新春开年会议。
赵硕表示盛远在2022年继续深耕技术,全力支持燃料电池发展。
他说:“对于金属板制备来说,不管从设计、批量加工都面临挑战,尤其细节的特殊要求。如何设计一个能够实现高功率电堆的流程,如何制备一个高精密、长寿命的极板,如何在大批量制备前提下实现稳健制造,这都是金属板制造面临的关键点。
以前,业界对迟迟未出台的国补政策非常关注。那时我就认为,国家氢能发展战略不会逆转,业界对于氢能的发展尤其燃料电池的发展方向可以有足够的信心,我们能看见未来发展的道路和成果。
现在绿色冬奥,各车企纷纷“氢”装上阵,足以说明一切。
我们针对车用燃料电池、双极板做了分析,相信金属板电堆可以广泛应用商用车或者乘用车。燃料电池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那么金属板又是这个方向的选择。”
本届氢电高工新春年会很低调,在酒店现场直播召开。不像去年那样有8大专场覆盖氢能和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并特设日本专场和国际专场分享国际顶尖产品技术,邀请超400家产业链主流企业、600位行业精英参与其中,现场展示技术产品、供需现场对接。
赵硕依然是第一个发言,因为盛远是国内第一家集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研发与核心零部件批量制备的专业企业。累计开发了7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属双极板,掌握“全工艺链集成”关键自主核心技术,自主设计建成首个年产能可达50万片的规模化产线,并实现给国内核心主机厂及电堆企业的大规模量产供货,成为国产金属板技术有力“担当”,为推动国内金属板电堆的应用起到重要作用。
本次会议,赵硕还分享了盛远对应对技术挑战的一些应对方法,比如:流道特征为基础,一致性为设计方向,装配鲁棒性为约束边界条件;流道特征细密化优化接触、改善工质流动,提高反应效率,是未来发展趋势;基于复杂循环加载路径下材料屈服规律,构建多工步成形工艺,实现细密化结构制备。
建立基于应力积分的成形回弹补偿技术,实现车用金属双极板流道成形高精度控制;基于激光振镜焊接工艺可行性,结合“分块式”气浮夹持工装,保证焊缝一致性;建立涂层制备过程分子动力学模型,揭示石墨微晶导电耐蚀机理,设计石墨微晶掺杂非晶碳新涂层。
开发多层交替沉积工艺,显著提高纳米涂层致密性,实现车用工况下涂层连续耐久性突破5000小时;建立集成在位质量检测、工艺过程优化和参数控制的金属极板质量管控系统,实现制造过程控制。
赵硕说:“立足当下,我们还有很多技术性工作要做,首先要把双极板做到极致,保证未来两年之内金属极板的量产;往下一步实现长寿命低成本的要求,希望在2022年底实现长寿命低成本极板达到2万小时寿命的基础上,成本降低几十块钱以内,这样就可以助力实现燃料电池乘用车、商用车大规模的量产。”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