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一,赵硕组织开发部的全体成员开会,宣布两款新产品技术研发成功。
第一款新产品是由杜从远和开发部成员共同研发的新产品,质子交换膜的燃料电池电解槽的金属双极板,是一款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电解水制氢的一板两场的一个电解槽极板,能够实现300~400平方厘米的反应的面积,产氢量能够达到3~5个立方每小时,电解槽的涂层设计寿命可以达到4万小时。
第二款新产品是习薇、赵硕、杨总和科研团队成员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总结才研发出来的,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7系列S06,0.075毫米厚薄材质的金属极板。
赵硕的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今天的会议,我除了宣布我们的新产品研发成功,还给大家总结2021年30件国内外氢能大事。”
杨总大声说道:“其中一件大事是我们盛远的子公司投资2.6亿元建设的全球最大金属极板产线于江苏常熟投产,年产金属极板340万片……”
大家纷纷鼓掌,为自己、为公司、为上交大科研团队喝彩。
赵硕:“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氢能产业化发展迈入新阶段,氢能顶层政策体系逐步展开,将正式纳入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北京、上海、广东三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获批,氢能纳入“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同样,海外的氢能步伐也在加码提速,在此,我盘点了国内外30件氢能大事件。”
8月13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同意北京、上海、广东所报送的城市群启动实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示范期暂定为四年。
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要求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推动加氢站建设,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等低碳前沿技术攻关,加强氢能生产、储存、应用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和规模化应用。
7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宣布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配额管理的是发电行业,总计2,225家发电企业和自备电厂将在今年完成第一个履约周期。碳市场的加速一方面为氢能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另一方面也将为氢能项目减碳提供经济奖励。
12月21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公示2021年度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共76项技术装备列入。
其中,氢能方面共4项技术装备入选,分别为: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35兆帕快速加氢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兆瓦级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设备;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能装备;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70兆帕集装箱式高压智能加氢成套装置。
3月31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21年度中欧能源技术创新合作专项领域牵头单位名单,氢能首次被列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