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烽火一笑(上)

作者:飞花 返回目录
    第六章 烽火一笑(上)(1/2)

        赵叔带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思念褒姒了。他按照李耳所传的吐纳法门修习了一段时日,自觉身轻体健,耳聪目明,饮食也慢慢减少,一日只食一餐,就不再感觉饥饿。

    李耳隔个三五天就会飘然出现,考查叔带的进度,他从来不表示什么意见,即不称赞亦不责备,叔带也不知道自己到了什么样的境界。

    忽一日,只听大门外吵吵嚷嚷,市井中的片言只语,现在已经能够清清楚楚落入他的耳内。

    “大王出游了,快来看大王。”

    “那个女人是谁?是褒娘娘吗?真是太漂亮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人呢!”

    他不由恍惚起来,下意识地走出大门,见大队的车骑已经从门前经过,他只看见了黄色车盖的影子。

    向着车骑逝去的方向张望了一会儿,方待返回院内,忽听一个人远远地招呼自己:“赵大夫,多日不见了。”

    叔带回头一看,原来是郑桓公。他连忙深施一礼,问道:“贤侯久违了,贵体安康?”

    桓公微微一笑:“一切都好,只是朝中之事使人劳心费力,辗转反侧啊。”

    叔带叹道:“贤侯真是国家栋梁,但还需尽人事,听天命,不必太过勉强。”

    便将桓公引入家中,两人方才坐定奉茶,桓公便道:“我已老朽,为了大周的江山,就算是肝脑涂地也是理所应当,只是却为了子肆后代的生机心存忧虑。”

    叔带问道:“贤侯担心什么?”

    “方今天子黯弱,众强环伺,朝内又是奸佞当道,内有妖姬惑主,我真担心有一日镐京不保,到时不仅老朽死无葬身之地,我的儿子恐怕也要牵连其中。”

    叔带略一思索,“贤侯若是为此烦心,我倒有个计较。”

    桓公忙道:“愿闻其详。”

    “虢桧之地,有河洛济颖水之便,素无诸侯分封,贤侯何不将妻子财帛迁于此处。进可建功,退可自保,与洛邑近在咫尺,又无戎人之扰。贤侯本出贵胄,将来不怕不成就一番事业。”

    桓公大喜:“多谢赵大夫,我明日便使犬子先行一步,如果果如大夫所言,定有重谢。”

    叔带笑问道:“贤侯何以忽然想到此事?”

    桓公叹道:“阁下久居不出,不知如今朝中变化,太子前些日被贬到申国,听说是对褒姒无礼,惹恼了大王。这褒姒终究是个祸害,有她在的一日,周室天下便笈笈可危。”

    叔带默然,心里暗想,她果然厉害,太子被支走,申后恐怕也要不保了。

    “今日更是荒唐,王带着褒姒出游,你可知道去了何处?”

    “何处?”

    “骊山烽火台。”

    “去干什么?”

    “那褒姒,自从进了宫后就从未展颜一笑,听说大王用了许多方法想逗她笑一笑,先是叫人鸣钟击鼓,品竹弹丝,她全无悦色。后来又命人日进彩缯百匹,令人宫娥手裂,以悦褒姒,依旧不见笑脸。虢石父便进一计,言道若王与褒妃同游骊山,夜举烽火,至时八方来援,至而无寇,褒妃必笑无疑。”

    叔带一惊,“此事严重,贤侯为何不进言阻止。”

    桓公叹道:“我何尝不是一力谏阻,奈何王全不听从,一意孤行,如今已向骊山而去,谁又能阻止得了。”

    叔带心中忐忑不安,骊山烽火本为了抵抗外夷所设,如果不是十分紧急的情况,决不轻易举烽。如今失信于诸侯,以后万一有外夷来犯,诸侯必不信,到时以何救急?他连忙站起身来:“虽然不能阻止,也要勉力一试,我这便赶去骊山。”

    桓公微微一笑:“我此来也正是请赵大夫前往,如果赵大夫肯去,也许还有一线希望。”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白清君 穿越1938,她有空间还会隐身 徐修 惊世妖尊 皇上很欠抽 盗墓:瞎瞎我呀被拿捏了呢! 陆渊宁鸢 重回八零好种田 虞安安齐幼之 仇七

赵氏春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飞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花并收藏《赵氏春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