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子璇坐在凉亭里的石墩上,后面两个小丫鬟在给她打扇子,但是她还是觉得热。
她接过夏柳手里的扇子,自己一顿猛扇:“今年的夏天怎么这么热,去年在岛上都没有这么热,好想吃冷饮。”
她低头摸着自己的肚子打趣道:“你这小家伙就跟个小暖炉似的,要是冬天有的你,娘就是自带暖炉。”
“璇儿,你在说什么?”
郭夫人从垂花门进来,身后跟着个端着托盘的小丫鬟。
汤子璇不知道白玉碗里是什么吃的,现在只要不是冷饮,她都觉得没有兴趣。
“娘,这天热的很,我什么都不想吃。”
“璇儿,不吃东西怎么行。你这刚能吃的下东西,应该少吃多餐才是。来,知道你怕热,娘让小厨房准备了糖水。放在井里冰镇过的,现在正适合喝。”
郭夫人在汤子璇旁边坐下,端过托盘里的玉碗,用勺子舀了一勺糖水就要喂她。
汤子璇都没看碗里是什么糖水,就着勺子喝了一口。
“冰镇过的银耳莲子羹!娘,我自己喝。”
伸手接过碗小口小口地喝着:“虽然不如冰饮解暑,但是这口感也还行吧。”
午休过后,汤子璇吩咐人收拾行李。睡一觉醒来,她打算去庄子上避暑去。庄子后面靠着大山,房前屋后又有高大的树木,比府里还是要凉爽许多。
京城的路面用时大半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终于在枫叶红了的季节竣工。启泓帝为了测试水泥路是否如邓源策论里说的一般,特意换了常服微服出宫,乘坐马车围着整个京城绕了一圈。
启泓帝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官道上来来往往的车队及奔驰的马匹满意地点点头。
启泓帝心里特别满意,回宫后就召了父子俩进宫。邓巍已经是工部尚书,上面也没有空缺的职位给他补的。启泓帝大手一挥将他的爵位升为一等侯,郭夫人的诰命也从二品升为一品。修路是邓源提的,也是邓源带人落实的,邓源上任短短半年的时间连升三级,从从六品主事升为正五品郎中,汤子璇也被封正五品诰命夫人。
父子俩跪地谢恩,启泓帝勉励了他们几句,给父子俩放了几天假。让他们回家陪陪家人,后面更要把重心放在公务上。
父子俩欢欢喜喜带着一堆赏赐直接去了庄子上,一家人在庄子上待了几天,邓源就带着工程队赶往下一站继续修路。
父子俩在外奔波忙碌,婆媳俩在京城也没闲着。庄子上的红薯是插苗生长的,庄户们过段时间就要给红薯苗翻动一遍。虽然工作量增加了,但是收获的时候也是惊喜的。
邓巍把自己庄子上红薯的亩产量报上去后,又在朝堂上引起一阵喧哗。启泓帝带着大臣们亲自去了趟冠勇侯府的庄子,看着一个个大小均匀的红薯,大臣们很是不信。最后启泓帝带着不相信的大臣们亲自下地挖红薯,看到自己挖出来的红薯都差不多大小后都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