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太子专管,以成惯例

作者:第七感 返回目录
    第127章 太子专管,以成惯例(1/2)

    听到朱标发自内心的感慨。

    即便是听惯了众多朝臣奉承的朱元璋,眼中也不禁露出一丝自得。

    相比于这些大臣的称赞,还是马皇后和朱标的称赞最能让他受用。

    “中都的工业中心咱看过,火车咱也坐过,这些东西确实不错。”

    朱元璋淡淡的说道。

    “这些匠官,比那些耍笔杆子的文官抢夺了。”

    虽然朱元璋的语气很淡,但朱标却是听出了藏在淡淡语气之下的震惊。

    不过在一联想乘坐火车时候,在铁轨旁看到的硕大的运煤车,他也是是理解了一切。

    虽然现在的火车不快,时速只有十几千米每小时,从应天跑到中都也需要三个小时有余。

    火车也很简陋,货车仅仅是一个空荡荡的铁皮车厢。

    客车只有一列,除开皇家专用的车厢之外,其余车厢也仅仅是能坐下,能落脚的马车。

    但对于朱元璋而言,仅仅吃石头,就能不消耗体力运输军队的手段。

    当真是这世间第一大奇迹。

    日行千里,对于行军来说是一个奇迹,但对于火车来说,日行八百里完全没问题。

    而一截车厢能够装下完整装备的百人,极限情况下能够卸下两百人。

    一列火车一次性就能够运输千人以上。

    看上去不多。

    但若是火车不只有一列,十列,百列。

    那么在大明帝国不计成本的运输下,十万大军一日可从应天运往几乎全国的所有地方。

    这样的速度,是以往任何一个封建王朝所不能想象的手段。

    这又怎能不让朱元璋欢喜。

    从中都的旅途之中,朱标已经知道朱元璋调查过不少,甚至还下令改善匠官的环境和待遇。

    显然,朱元璋是被火车这个巨大的成果所惊讶到了。

    不过也不怪他这么惊讶,毕竟朱元璋是一个极致的实用主义者,尤其是对于军队的建设方面,更是重视。

    从中都工业中心建设开始,中都产出的东西无一件让朱元璋失望。

    混凝土,几乎是改变最大的东西。

    改善了百姓的住房,军队的驻扎,随用随取,一日成型,速度和帐篷没什么两样。

    而且还不会被大雪压塌,简直是军队驻扎的神器。

    唯一的缺点就是……运输有些困难,需要耗费大量的代价。

    不过,这不是混凝土的问题,是使用者的问题。

    所以朱元璋下定决心一战的时候,混凝土就会派上大用场。

    而火枪和大炮,则是解决了军队的作战问题,改变了战争的样貌。

    尤其是中都军械所……

    朱标翻着朱元璋递过来的奏折,看到中都军械所的时候,还微微愣了一下。

    不过他很快记起这是中都工业中心分划出来的部门。

    据说是听从汪阳的建议。

    朱元璋将中都军械所从中都工业中心分划出来,单独设立一个部门。

    目前专门负责军事器械的开发与研究……也就是火枪和大炮。

    中都工业中心也在汪阳的建议下划分为两个部门。

    重工业部和轻工业部。

    重工业部门……负责大型蒸汽机,火车等重型设备的研究。

    是中都工业中心目前的先进研究生产部门。

    而轻工业部,则是生产将盐酒玻璃等轻工业工艺加工品。

    这些工艺品为中都工业中心创造收入,用于维持工业中心的收支平衡。

    哗啦啦的翻书声在大殿之中响起,朱标趁此机会恶补了这些日子中都发生的所有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鸿宇李云龙 我都透视了,暴富很正常吧? 重生1978,深山打猎成为万元户 撞妖记 柳芊芊 绝命相师 白泽涵苏桃桃 陆行舟梦红尘 祝月朗陆承灼祝南星 末世重生:炮灰女配有小镇

大明:全班穿越,劝我造反朱元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第七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第七感并收藏《大明:全班穿越,劝我造反朱元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