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凤阳守陵人(1/2)
就在朱标沉思之际。
朱元璋注意到了朱标的迟疑。
他放下一卷奏折,抬头问朱标:“标儿,发生何事了?”
“莫不是此奏折所有不妥?”
由于朱标处理政事的时间,并不算很多。
时常会有些犹豫的地方实属常见。
朱标放下笔,暗叹一口气。
将奏折递给朱元璋。
“爹,这折子还是你来吧。”
朱元璋脸上微微有些欣然。
“遇到拿不准的问题,一定要谨慎,不错。”
“爹教教你如何处置。”
朱元璋接过奏折,目光扫过。
方才的欣然消失,眉间的肌肉不自觉的皱起。
“刘基,想要觐见?”
稍微思考了一会,朱元璋面无表情的将折子递给了一旁的公公。
“传刘基觐见。”
公公扬起拂尘,缓缓出宫而去。
朱标松了一口气。
看来朱元璋和历史一样,依旧是想见刘伯温的。
这样自己也能从侧面判断一下历史上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态度是否属实。
“标儿,你觉得,刘基此人如何?”
朱元璋看朱标似乎在思索。
侧过头问道。
“诚意伯……是大明的功臣。”
“咱们一统天下,诚意伯功不可没。”朱标淡淡道。
朱元璋停下笔,目光看向朱标。
“咱问的是你的看法,不是天下的看法。”
“还有什么话不能和咱这个当爹的说吗?”
朱标迎着朱元璋的目光,俯首示意。
看起来。
朱元璋是想要问他对刘伯温的态度。
而不是官方的说辞。
“诚意伯,有党争之嫌,但对大明功大于过。”
“哼,功大于过。”朱元璋冷哼一声。
“标儿,你还是不懂他们到底干了些什么!”
朱标听到这里。
心中咯噔一下。
虽然自己早有准备。
但朱元璋对刘基的态度似乎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恶劣啊。
“当年杨宪的事情,你应该知道吧?”朱元璋淡淡开口。
“儿臣知晓。”
朱标松了一口气。
还好裴浩宇对他讲解的时候提及过杨宪。
不然此刻真就被朱元璋问住了。
“你知道就好。”
朱元璋背着手,站起来。
“当年杨宪在浙东瞎搞,将咱骗的团团转,难道背后就没有人给他遮掩吗?”
“杨宪事发,刘基作为御史中丞连一封弹劾的折子都没有。”
“这说明,在他刘基心中,党争比浙东的百姓更重要!”
朱标擦擦手心的汗。
历史传闻害死人啊。
都说历史上老朱对刘基很是亏欠。
现在看来,朱元璋才是那个聪明人。
刘基不以大明社稷为重,才是他被朱元璋抛弃的根本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