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硝烟定,红颜归(1/2)
孤是佑德皇帝的次女,是当朝的二长公主,名唤月舒。母后说,孤的名字出自诗三百中的名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而父皇在时却说孤的名字出自宋玉的《神女赋》:“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虽然他们说法不一,总之,大约都是光彩照人的意思。
事实上,孤自以为自己并不辱没这个名字。自皇上,也就是孤的弟弟奂宁登上皇位以来,孤便辅佐他左右——是的,孤是自太平公主以来唯一一位涉政的宫中,不仅是涉政,甚至是辅国。
这听起来确实够威风,但孤也不得不承认,坐在这个位子上,也自然会有一些损失。譬如日日为国事殚精竭虑,譬如时常被母后叫去亲切地问候一番:“哀家的月舒可有中意的驸马了?”
这也不能全怪母后担心,孤一时二十有六的年纪了,这个岁数的民间姑娘若是尚未婚配,那简直就是一家的耻辱。可是一来孤执政严明,那些朝堂上的臣子大多都畏惧孤,二来孤作为长公主,总觉得,宁可终生不嫁,也决不能草草嫁于自己不中意之人。
譬如先前母妃看上的那位蒋大人吧,确实是年少有为,仪表堂堂,可是孤觉得不合心意。后来这位蒋大人便娶了淑柔妹妹,如今似乎过得也是不错,可孤觉得,那不是孤想要的生活。
不过孤也并没有太多闲心来考虑自己的私事,皇帝登基十二载了,好不容易稳定下了朝野局面,又治理了淮河水患,还和戎狄、大理等部落友好往来,本以为一切都太平安定了,北边地突厥却忽然发起了突袭,直直冲破了几道防守,已兵至杀虎口。
这件事可愁怀了皇上和孤。先帝当年南征北战,安定了天下,后来皇上继承皇位,从未有外敌来犯,因此也疏懒了军事。自父皇去后,当年几位骁勇善战的将军也多迟暮,就连当年威震四方的曾将军都需日日服药休养。军中无大将,皇上当年的几位亲信将军也都在南方驻守,一时之间竟无可用之人。
百般焦急之际,却有一人从那一列武将之中走出,拱手道:“微臣远率军出征。”
这位主动请战的人正是翊军将军胥远。胥将军早年间曾是曾家亲兵,元安二十二年年跟随还是皇子的皇帝抵挡大理军队,因有战功又是皇帝亲信,才升为将军。
孤瞧着他,身高膀阔,可脸上仍是未经历练的少年气。
皇帝和孤犹豫再三,胥远从未担任过军中主帅,派他前往着实有些欠妥,奈何实无将才可用。皇上左思右想,欲要御驾亲征。孤只得劝道:“突厥勇猛,倘若伤了皇上,朝中必有大乱,如此,比战败更要损失惨重。皇上若仍不放心,不若臣替皇上前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