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一条鞭法,农业税制改革的起点

作者:寒梅惊雪 返回目录
    第三十章 一条鞭法,农业税制改革的起点(1/2)

        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当下的户部其实并不算太难,户部尚书黄子澄,右侍郎卓敬等人还相对轻松。无他,朱元璋打下的底子还是值得肯定的,起码朝廷当下并不缺钱粮。

    想想也是,建文帝和朱棣打了四年仗,钱粮都跟得上,没道理自己搞点改革,就没钱了吧。

    但光吃老底也不是个办法,只靠着朱元璋的制度运行下去,大明的国运依旧无法改变,施加给大明百姓的苦难,还是会出现。

    这不是朱允炆希望看到的结果,所以,确定商人地位,改变朱元璋重农抑商的政策,大力发展工商业,将会成为朱允炆的必然选择。

    然而,工商业的发展,一个前提便是物产丰富、人员流动自由。

    按照朱元璋设置的军、农、匠三籍,子子孙孙都需要干这一行。

    是农民,那一万年也是农民,是军户,就算你家死绝了,你也得找个人替你当兵,至于找的人是你侄子还是外甥,不重要。

    户籍制度不改革,是无法推动商业改革的。

    而户籍制度的改革,还涉及到了土地改革,土地税制。

    一重重的问题,不是说给商人松绑,经济就能发展起来,市场就能繁荣,自己就能坐享税收。

    “说到底,还是需要先解放劳动力啊。”

    不解放农民,底层问题就不断出现;

    不解放农民,城里就没有剩余劳动力;

    不解放农民,商业就没办法发展起来……

    一环接一环的背后,便是土地的问题。

    朱允炆将目光投向了土地税制问题。

    明朝在农业税方面,主要是田赋。

    田赋采取的是两税制,即每年农历八月征收夏季税,秋收之后的第二个月再征收秋粮税。

    税率大致是总收成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

    在明初,夏季税与秋粮税都用谷物缴付,即采取实物纳税的方式。收税时,大家车推肩扛的带着粮食去缴税,官府将收到的谷物,以各种方式解送南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丹武狂帝 沈书英 传奇巨星 开局结交孙悟空掀翻五指山 苏钧 王动 六零年代:平淡如她 周星星陈克丽 江衣瑶霍淮书 我在豪门天天摸鱼

重生大明万岁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寒梅惊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寒梅惊雪并收藏《重生大明万岁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