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奥林匹斯山上。(1/2)
“喵了个咪的,你这原始设计的可靠性也太低了点吧。到底是哪个大聪明设计出来你这样的舰体的?!”
祝融一边用灵能修复着主引擎内部的电路,一边端着焊枪重新焊接喷口处的扰流片。
没错,不出意外的,这次旅程还是出意外了。
目前,雅典娜因为主发动机内部管线温度告警而降落在了黑海南岸的中部地区。
还好是落在了沿岸比较平坦的地区。如果降落在山地里的话,可能又要对舰体外壳和部分姿态控制发动机造成严重损伤。
这一点是无论如何也要避免的。
「本机的设计者已无从追溯。若设计方面存在重大问题,你可将本机的设计完全修改。」
“算了,倒也不是什么太大的漏洞。但我敢说这设计团队绝对没考虑过大气内长期运行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真空环境下的废热溢散是非常困难的。经常需要给很小的废热生产部位配上极大的散热片才能有效保持温度正常。
那么问题来了。
雅典娜的主引擎是等离子推进器,其废热产生的量本来就很小,并不需要额外的大规模散热。只需要在里面装上一个很简单的被动气压制冷器就能解决真空航行时的废热问题。
但是,问题也就出在这个被动制冷上面了。
大气内环境下的优秀外壳散热,导致这台制冷器反而让内部零件温度过低,甚至连传感器都开始弹出低温警报了。
没办法,只好原地降落。把外壳拆开之后调整一下那台被动制冷器,再把拆掉的外壳原封不动装回去。
如果一开始这套设备就是一整套舰内热循环设计的话,这种破事也不可能会发生就是了…
“哎,麻烦。当时修管线的时候怎么就没注意到这个小玩意呢…”
想念苏维埃那简洁又实用的舰船设计的第437天。
顺便一提,这种整体热循环技术在苏维埃已经是很多很多很多年前的东西了。现在的战舰早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船”了。
如果去历史博物馆的话,可能还有当年的热循环系统实物吧?
「给你添麻烦了… 」
“没事,至少以后给你做修复的时候,还能顺便把这种原始的热能利用方式改一改。”
祝融收起工具,从侧面的维护舱门重新进入舰体内部。
「可以起飞了吗?」
“可以了,这次应该不会再出问题了。”
庞大的金属造物再次拔地而起。
近百个巨型起落架缓缓收起,缩回舱内。
“到地方之后也要给你的起落架进行一下全面的修复。不然你这接近30%的起落架依然没响应还是挺危险的。”祝融从舱口探出头向下看。“至少要保证你恢复全地形降落能力。”
之前的维修中,由于大量的起落架被埋在了土里,祝融只能做到一些很基础的维修。
目前为止,能够确定完好程度达到80%以上的起落架仅有37个。其余部分有三分之二是凑合能动的状态,还有三分之一是完全不响应的状态。
总之就是,要修的东西还有很多…
当~ 当~ 当~
硬质鞋底踩在金属走廊上,发出了一阵阵清脆的响声。
咔哧~
面前的隔舱门自动打开。
“可算是能继续飞行了。”
祝融一屁股坐在金属板子做成的椅子上。
“晚饭… 还是SPAM吧。”
说着,他随手掏出来一罐瘦肉SPAM和一根勺子。
熟练的拉动拉环,掀开金属盖,挖一块送进嘴里。
“嗯… 有点能理解当年那群美国大兵为什么能吃SPAM吃到吐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