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原告吃被告,这个好!”
周昌听到赚银子,顿时醒酒了,思索片刻说出了忧虑。
“衙门里的状子生意,把握在张主簿和马典吏手中,与那些讼师沾亲带故。咱这么插一手,让两位大人少赚了银钱,说不得会吃挂落儿。”
衙役在村里威风,在县里也有牌面,然而在真正的官员面前,不过是个未入流。
马典吏是三班衙役的直属上司,一句话就能让周昌滚蛋,严重了寻个罪名扔进牢房。
“咱们不与几位大人争,他们眼界里只有富商士绅,看不上平民百姓的三瓜俩枣,我就为穷人写状子。”
周易赚这份讼师钱,不止是在县城买房子,日后想要转为正式编,除了立下足够的功勋或者拍上官马屁,还要不少银钱打点。
同时,为穷人做法律援助,与前世颇有相似之处。
期间若能帮助苦主,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也算是不违初心。
周昌一脸失望:“这能有多少钱,写一份状子也不过三五十文。”
“当然不止!”
周易说道:“此事可以与朱班头合作,以及所有快班捕快,万年县及下辖村镇每天发生多少小案子?即使大头让朱班头分去,案子数量多了,钱自然也就多了!”
“易哥儿说得对。”
周昌看周易眼神发生了变化,与赚银钱没关系,而是骇然周易的心机智慧。
吃独食招人恨,懂得分好处才能赚更多钱,周昌在衙门里混了几年才明白这个道理。
“昌叔,苦主当真拿不出钱来,少收一些也行。”周易见过不少案子,苦主告不起拖不住了,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那是当然,叔爷是穷苦出身,大头都在案犯那边……”
周昌说到这里,开始吹嘘如何压榨牢里犯人,站墙角、打脚板都是轻的,还有吊盆、熏香之类的刑罚。
任你铜筋铁骨的好汉,去牢里待上仨月,保准软成了面条!
一顿饭吃的痛快,周昌让同乡开了眼界。
周大仓原本还想着压周易一头,成为白役中的话事人,回到役舍又取了床褥子,帮周易铺垫好。
“易哥儿以后发达了,可要拉咱们一把。”
“多谢仓叔。”
周易没有贸然答应,有这一被一褥之恩,些许小事自无不可,只是周大仓的性子说不准惹下什么事。
认不清自己能力,却一心想着成事的人,必生祸患!
次日一早。
周昌就借来了律法书,《乾律·四民·卷一》,他对周易的想法很感兴趣。
如今能搭上朱班头的关系,是因为周昌擅长摸牌耍钱,教了朱班头不少玩牌的本事。
这种关系不牢靠,说不准哪天朱班头换了爱好。如果能拉朱班头一起赚钱,那就关系就铁多了,说是亲如兄弟也不为过。
周大仓等人去街上巡逻,役舍中只剩下周易,翻看大乾律。
四民卷开篇第一句:凡不入品者,无论皇族、勋贵、官吏,皆属四民。
“不入品?既然包括官吏,所以指的不是官员等级。”
周易向下翻看,四民指的是士农工商,卷一记录的是关于农民的律文。整卷共分为三册,记录律文五百余条,附例过千条。
逐字逐句的背诵,遇上不明白的地方,先记下来,等有时间请教衙门书吏。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