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八章:如果我们不曾相遇大结局中(1/2)
一转眼,日子就到了正月十五,贾元春省亲的日子了。
那天,贾府真的是上上下下都在忙碌。
而林慕冷眼瞧着,只觉得满心的讽刺。
——生蚝想不到用来保护的壳成了装它的碗,贾府也想不到这滔天的富贵成了催他们命的符。
紫鹃看着镜子里映出来低垂着眼皮,不辨喜怒的姑娘——那个她伺候的许多年,但最近不知为何却越来越贵气的让人不敢直视的主子,小声道:“姑娘,打扮好了。”
林慕并未抬头,只是把玩了一下手里的玉佩,轻轻的“嗯”了一声。
……
夜里,戍时初。
太监们拍着手喊:“来了!来了!”
于是贾赦忙领着族子侄到西街门外,贾母领着族女眷在大门外迎接。
又过了许久,才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至西街门下了马,将马赶出围幙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
半日又是一对,亦是如此。
少时便来了十来对,方闻得隐隐细乐之声。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又有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
薛姨妈偷眼看着,只觉得目瞪口呆。脸上的憧憬,几乎都要溢出来了。
薛宝钗却冷眼看着,不置一词。
——贾元春如今看起来倒是威风。可实际呢?!一个皇室博弈的受气包罢了。
再想想自己上辈子的经历,薛宝钗心里自豪道:我那上辈子,那才叫娘娘的尊贵!若是那该死的林慕……
想到林慕,薛宝钗就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她偷偷看向林慕的方向,心里松了一口气:幸好……幸好!这辈子林慕不在了,只有这个姑娘在……幸好啊……
林慕:“?”
林慕敏锐的往后看了一眼,薛宝钗急忙扭过头去。
之后,又有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过来,有人扶了贾母等起来。然后贾元春游园诸事,自不消劳记。
单说贾元春心惊胆战的游完园,又召见了贾母等人。之后,就不免听她们隐晦提起自己弟弟的亲事。
贾元春有心考验林、薛两家的女孩,所以叫人把这些姊妹都叫了进来,叫她们作诗来看。
还特意考自己弟弟贾瑛,让他给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和浣葛山庄各作一首诗。
贾瑛:“……”
贾瑛:完了啊!
贾瑛:我上的是厨师学校,又不是古诗学校,我哪里会做诗啊!
贾元春看贾瑛支支吾吾的,心里疑惑:“宝玉,你怎么了?”
贾瑛只好硬着头皮跟贾元春说:“娘娘,作诗我不拿手……做菜行不行啊?”
贾元春:“?????”
贾元春满头问号。
底下的林慕看的好笑:这个傻子……也当真好乐。
——不过也幸好了前几天贾政被贾瑛皮怕了,没叫他去作诗去,不然……
画面太美,林慕已经无法想象了。
上头,贾母他们都快被贾瑛这神来一手搞得窒息了。于是贾母立即圆场道:“娘娘,这是宝玉见到娘娘太高兴了,故意逗娘娘笑呢。”
贾瑛:“……”去你的。
贾瑛本来想编自己身体不舒服的借口,这下全完了。
贾瑛假笑道:“是……我太开心了……”开心的快头秃了,呜呜……
贾元春这才释然的笑了一下,又叫他们下去作诗。
底下的人里——林慕那不用说,另一个世界里那可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就算没兴趣讨好贾元春,随便瞎作作,那也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花板水平的诗。
薛宝钗和三春也都是颇有才华的,自不必说。
只有贾瑛……
贾瑛头快愁秃了。
林慕知道他是后世的人,肯定是记得原文的。所以只略略的提点了他几句。
果然,林慕只是稍微提醒几句,贾瑛就自己想起了原文,飞快的写了上去。
——倒不是贾瑛想当文抄公。而是现在这个场景,贾瑛实在是给架在火堆上下不来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所以贾瑛飞快写完之后,心虚的左右瞥瞥,心想:贾宝玉啊,现在我占了你的身份,在外人眼里,我就等于你了。
所以眼下我若是丢了丑,你也难堪不是?
所以你就姑且将诗借我一用。——你放心!日后我一定告诉大家,这是贾宝玉做出来的诗,和我贾瑛没关系!
如是想着,贾瑛心虚的把诗递了上去。
薛宝钗本来还想指点一下贾瑛呢,毕竟贾瑛的学问,上辈子她就知道了——那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就算这辈子,薛宝钗听说贾宝玉也是个时常被贾政辱骂的学渣。
所以薛宝钗觉得,贾瑛他是断断然不可能做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四首诗来的。
而自己只要在他下不来台,难堪的时候稍微帮帮,那不就……
既在贾家和贾元春脸上卖好,显示自己大方得体,进退有度,又让贾瑛欠了自己一个人情,多么完美啊!
可是薛宝钗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做出来了???
薛宝钗一头问号的凑过去看,然后——
贾瑛义正辞严:“不许抄我作业!”
薛宝钗:“……”你有病啊?!
薛宝钗愤愤扭头。
贾瑛等人呈上诗作后,贾元春惊喜连连:“果然是长大了,竟都会作诗了!”
说着,又拿起赏读。
一会儿,跟左右笑道:“这首‘杏帘在望’最好。”
又拿起姐妹们的诗读。
几位姊妹,那都是陪衬。最主要是看林、薛二位姑娘的。
俗话说的好,诗如其人啊!看一个人作的诗是什么样子的,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样子的。有多少学历?经历过什么?性情如何?心态怎样?
这些诗里都是骗不了人的。
浪漫的李白、愁苦的杜甫、禅意的寒山、诡谲的李贺。
一个人一辈子的经历、性格、心境和人生,都在影响着他们的诗、他们的字。
所以,嘴可以骗人,不经意间露出的习惯,却是骗不了人的。
贾元春读到薛宝钗的时候,就在想:这个姑娘果然和母亲说的一样,圆滑而世故。
看看憨憨的贾瑛,贾元春默默的记下了薛宝钗这个名字。然后,伸手又翻了一张。
——是林家的那个姑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