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杨坚、杨广

作者:天幕:开局盘点大兵团作战 返回目录
    第145章 杨坚、杨广(1/2)

    杨坚的死有问题吗?

    之前的章节里,大致的聊了一聊杨坚死的问题。

    那么现在,我们就详细的谈一谈这个事。

    先看史书对杨坚最后的几件事情的记载。

    开皇十三年,下诏建仁寿宫于岐州之北,使杨素监造。平山填谷,以建宫殿,规模很大。因督役严急,丁夫死者以万数。

    开皇十五年,仁寿宫修成。文帝到了那里,看到宫殿十分壮丽,大怒道:“杨素殚民力为离宫,为吾结怨天下。”

    杨素听了,很怕受处分。但独孤后对这所离宫感到很满意,文帝的态度也就变了。第二天召见杨素,赐钱百万,锦绢三千段。

    看看这一段记载,仁寿宫是杨坚下诏修建的,但是因为严急,死了万数的徭役。

    最有意思的来了,修建好了之后,杨坚才发现杨素修建仁寿宫的时候,死了万数的徭役,说出了:杨素为吾结怨天下。

    杨坚真的很生气吗?独孤皇后对仁寿宫很满意,文帝的态度一下子就变了。

    如果用其他的角度去看这一件事,是不是就感觉杨坚很妻管严,独孤皇后说什么,他的态度一下就变了?

    但如果从政治的角度去思考呢?像不像一场政治作秀?

    杨素征发徭役的时候,杨坚不知道么?两年修成仁寿宫死了这么多人,杨坚这么一个皇帝,最后才知道?

    最后轻飘飘的说了一句杨素为吾结怨天下,然后就把所有的责任,全部丢给了杨素的头上。

    杨坚自己呢?诏是自己下的,仁寿宫是自己住的,但最后自己什么责任都没有!

    锅全部都让杨素自己背了!

    但杨素都做了这么多的事,不能让功臣寒心,所以,独孤皇后就出来说话了。

    然后杨坚的态度立马转变,对杨素赐钱百万,锦绢三千段。

    从这一段的描述来看,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个事实,杨坚的政治手腕,是非常高超的。

    锅全部让你背,名我享了,好处我也享了。

    大棒子和甜枣,也都给了臣子。

    就这么短短的记载,完全充分的把杨坚的政治水平描写了出来。

    然后,史书又记载:

    杨坚好猜忌苛察,容易听信谗言,到了晚年更是滥杀大臣,虞庆则、史万岁等功臣故旧先后被杀。

    晚年滥杀大臣这种事,不去评价,因为前面的皇帝,和后面的皇帝,都做过这种事情。

    至于为何要做这种事情?前面的章节已经说过了。

    而为什么杨坚要做这样的事情呢?

    因为杨坚晚年颇受诸子的困扰。

    太子杨勇性宽厚,率意任情,无矫饰之行。他曾经把蜀人所做的精美的铠甲,再加装饰,文帝看了很不高兴。

    晋王杨广则矫情饰诈,内谄母后,外结朝士,特别是拉拢权臣杨素,积极进行夺取太子地位的活动。

    隋文帝先是软禁三子秦王杨俊。

    接着在开皇二十年(600年),将长子太子杨勇贬为庶人,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

    又于仁寿二年(602年),将四子蜀王杨秀贬为庶人。

    从这一段的描写来看,杨坚晚年为什么要滥杀大臣,就很好理解了。

    因为改立了太子!

    并且,最开始的那一段描述,也可以说明为什么杨坚会用杨素了。

    权臣杨素,权臣这两个字,也都很好的说明了仁寿宫建成之后,杨坚的那一番话,就是一场政治作秀。

    之后的记载,就是杨坚晚年最后的事情: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叫我勇者 明诱暗撩 大明:天下第一贪官,老朱杀不得 秦零 秦暖 伤害无视防御,我反手单刷一切! 许悠游少辰 秦宇沈清歌慕凝 拯救白月光世子计划 佟言陆修沉

李恩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天幕:开局盘点大兵团作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幕:开局盘点大兵团作战并收藏《李恩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