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洋气的女公子(1/2)
“好吧,夏洛克,你专心盯你的梢,”燕大英文学系的程慕雪入戏很快,马上煞有介事地对身边的男伴说:“我这个女华生嘛,不仅打掩护,也帮你出谋划策!”
《福尔摩斯探案》于一中一西这两个年轻文学学子而言,自然都不陌生。刘立民早在高中的时候就读过林妤翻译的商务印书馆版本;上大学结识了程慕雪之后,又得到过对方馈赠的程小青译世界书局版一套。燕京大学的大三女生,显然更推崇与自己同姓氏的译者译本,何况程小青除了翻译、自身也是一位创作侦探小说的行家。
刘立民心里觉得好笑,可又皱皱眉没笑出来——此趟前门之行吉凶未卜,又要规避着自己的先生不能被他察觉,又要提防着有可能会撞上日本宪兵队,当真不是闹着玩儿的!
他内心与表情如此一纠结,反倒让程慕雪越发欣赏起来:“密斯特刘,现在侧脸看你的凝眉神态,还真挺像福尔摩斯——话说,你的那身西装呢?我该再送你一顶礼帽和一条手杖的,打扮齐整了,方才好玩!”
其实,辅仁大学国文学系大四生此刻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前面的那辆洋车上,对女伴装腔作势的调侃根本就是充耳不闻。
出身北洋旧政府官僚世家的程慕雪,其祖父曾经在袁世凯的麾下做过不小的官,到了其父亲这一辈仕途虽已式微,却仗着祖父积攒的丰厚家业,在北平城生活得衣食无忧。而洋务派家庭的教育方式,又放手程慕雪这个年不满二十的女孩子得风气之先、跻身燕京大学女学部,成为全北平为数不多的女子大学生之一。
日本人来了,程家受到的冲击似乎不大,如程慕雪这样的女公子,照例风花雪月、堂前柳下,做亡国奴的感受并不强烈。差不多一年前的北平尚未沦陷时,在燕大校园内的一次沙龙结社活动上,程慕雪结识了辅仁大学学长刘立民,当即被对方英俊潇洒、挥斥方遒的做派深深吸引,并主动抛出了隐晦的绣球。
彼时的刘立民,还有心思在文学袤原上徜徉,因而也就不拒绝洋派头十足的程家女公子的示好,何况两人在许多话题上竟十分合拍。
然而随着日军在华北的锋芒毕现,刘立民开始投身反日运动,并很快经自己的辅仁恩师李衡天举荐,加入了北平学生救国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这就难免疏远了依然不问国事、醉心埋头文艺的程慕雪。特别是当几名同样来自燕京大学的女生义无反顾投入救国会之后,刘立民看待这位身边女伴的眼光更有了高下之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