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科长离开后,队上的一众干部便开始商量安排往省城送货。
“小南说每天早上八点,省城都有一趟淮南煤矿拉煤的火车经过,这个时间,我们怕是要半夜就得出发。”陈峰思索着道。
“这倒不是问题,主要得想想怎么把货拉到省城,十万瓶火焙鱼可不少。”李青柏道。
火焙鱼的的包装一箱是一20瓶,十万瓶可是整整5000箱,这么多货,队上的拖拉机,驴车全都上阵也得跑三趟。
“刚才忘了,要不去一趟玻璃厂借一辆大货车?我看玻璃厂的领导和小南的关系挺不错的,应该没有问题。”王会计提出意见。
“这倒是个办法。”
陈峰点头:“一辆解放卡车,一趟就能全都拉过去。”
其余几人闻言也点头,认同这个办法可行,都看向刘书记,等他拍板。
刘书记认真思索了一下,摇头道:“还是不要麻烦了,小南和玻璃厂领导关系好,但咱们不能什么事儿都麻烦人家,这搭的是小南的人情。”
“再说了,以后需要这样送货的事情肯定不少,总不能每次都要去借车吧?”
刘书记习惯性的抽出腰间别着的烟锅,一边在烟袋里装烟一边道:“一辆拖拉机装个四百箱没有问题,一会我去一趟公社,借几辆拖拉机。”
“可咱们公社上一共也就五辆拖拉机吧,就算都借来也不够啊。”陈峰道。
“那就驴车上。”
刘书记吸了口烟,看向陈峰道:“一会你跑一趟,去隔壁几个生产大队借几辆驴车过来。”
“行。”陈峰干脆点头,也没再多说。
其他人也没有意见,又商量了几句,便准备开始分头做准备。
这时,食品厂大门外传来一阵拖拉机轰鸣声,三辆拖拉机先后开了进来。
“阿东回来了。”
刘书记看到拖拉机眼神一亮,这不瞌睡来了枕头就送来了吗!
“刘叔,大伯…都在呢。”
李东从拖拉机上下来,“正好小鱼拉过来了,你们看看成不成。”
刘书记点点头,没有第一时间去拖拉机上的小鱼,上前两步对着后面跟过来的三人打招呼:“赵书记,你怎么还亲自跑一趟了。”
跟着一起来的正是李东老丈人和大舅哥和五舅哥,这是第一次送鱼过来,他们也想跟过来看看。
赵书记也笑着上前:“刘书记,好久不见了。”
李东结婚的时候,赵家人来过,当时陪客的还是同为书记的刘书记,所以双方都认识。
“我听玉兰说你们生产队建了个食品厂,就想着来看看,跟刘书记取取经。”
“赵书记来取经可没找对人。”
刘书记哈哈笑道:“这个厂是小南牵头办起来的,我们也只是服从安排。”
“那取经的事情晚点再说,咱还是先看看鱼,都是今天刚捞上来的。”赵书记开了个玩笑便说起正事。
双方都认识,也没有过多的客套,简单打了个招呼就去检查小鱼是否合格,毕竟天热,小鱼还需要抓紧处理了才行。
三辆拖拉机拉来的小鱼不少,大小也都差不多,小指头大小,还很新鲜。
显然八宝村捞鱼的时候已经都按他们的要求挑过一遍了。
刘书记和队上的干部们看了一眼,便点头表示可以。
“这些鱼赵书记称过了吗?”刘书记问道。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