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皇粮(1/2)
这个时代,老百姓当兵就是混口饭吃,说的再多不如得到实际的好处。
马如龙一致认为,只有吃饱穿暖后,才能让这些赋予这些当兵的老百姓精神营养。
饭都吃不饱,给这些泥腿子讲国家大义,讲军人的神圣都是狗屁。
一箱箱的银元被抬出来,铁道营弟兄在期待中,得到了在马家军第一次的军饷。
下等兵五角银元,上等兵一银元,副班长一块五银元,正班长两块银元。
副排长两块五,正排长两块,副连长两块五,连长三块银元。
在这个时期的银元,一块银元看着少,购买力还是很强的。
日寇在侵略炎国战争打响之前,炎国的物价还没有到急速膨胀的时候。
一块银元就能在北平吃一顿全羊宴,在上海能买近五十斤上等大米。
在东北这个地界普通老百姓,几乎不出一块银元的存款。
能有一块以上银元存款的,都是家底殷实的百姓家庭。
在农村集镇小城市,一块银元的购买力更强,一头牛也就五十块银元的价格。
一个普通士兵,每月也就两毛五的军饷,上等兵也就五角。
军饷翻了一倍,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铁道营的弟兄们很是振奋。
当初白党政府江委员长,十万大洋就收买了东北军,让少帅承认的白党中央军政府。
自此白党政府北伐,也因此顺利结束。
以乡镇农村低廉的物价,一块大洋足够一家五口生活一个月没有问题,且三天两头都有一顿肉食。
得到实惠,将士们训练更有动力,更积极了起来。
马如龙很清楚,这是改造泥腿子成为真正的军人,最为关键的一步。
当兵吃饭扛枪卖命,先前充其量就是混口饭吃,如今能吃饱穿暖还能结余军饷寄给爹娘,这才是真正的卖命。
这条命给了这样的长官,值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