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秦佑天口供残片(1/2)
俞翻看着段海平坐上黄包车向圣公会学校方向行去,这才放心地赶往情报处。
只能做到这一点了,俞翻心里略有遗憾。如果自己早穿越来几天,会更加从容地把诸多问题解决掉。
此时,恐怕特务们已经兵分几路了,原剧中,钱宇烧了秦佑天的口供后服毒自杀,但是因为谭忠恕和齐佩林来的很快,扑灭火,谭忠恕仅凭着残缺不全的口供就打开了“水手组织”的缺口,这个剧情设定也是有着不合理之处的。
抗战时期的谭忠恕连“水手组织”的影子都摸不到,怎么会通过一份残缺口供就理出了价值极高的线索?毕竟编剧不是特工,增加故事性就牺牲了合理性,这也是诸多小说的通病。
还有一种解释,就是根据资料显示,抗战胜利后,组织在敌后的工作发展迅猛,以上海为例,解放前上海地下警委组织发展成员达到几百人,覆盖了整个警察系统。人员大量增加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素质、能力的差别很大。俞翻估计,“水手组织”同样如此,否则真不好解释抗战前后表现差别巨大的原因。
人员的增加、后期培训教育不及时带来的后果,就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地下组织被破坏数、潜伏同志被抓捕人数堪比组织发展前期。
当然,不能单纯以某一点评论解放战争时期的地下工作,因为抗战胜利后仅仅三年,组织就解放了大陆全境,其中广大敌后工作者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水手组织”的最高领导人,段海平不仅仅有高超的领导能力,也是战术大师,更是心理大师。为救段海平进行布局,也是俞翻穿越后给自己定的目标之一,前世在追剧的时候就觉得,让这位智商高绝的红色特工牺牲,感同身受,心里堵得慌。把他救下来,让他在日后的反特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时间回到九月十六日凌晨,八局办公楼灯火通明,气氛异常凝重。
当看到自己的秘书钱宇,不惜生命也要烧毁的口供,谭忠恕就意识到这份口供的价值。
作为一名经历过抗战洗礼的老牌特工,谭忠恕第一时间就判断,八局内部潜伏的红党特工绝不止钱宇一个,而且地位绝对比钱宇要高得多。既然如此,其实排查的目标范围几乎集中在各处室队有资格接触重大情报的军官身上,重点是担任主官的军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