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大结局(1/2)
他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并亲自指挥大军,展开了一系列的战斗。
经过一年的努力,秦书生终于成功收复了中原地区,彻底结束了清军的威胁,将清军赶到了长城以北。
并且清军主力不足5万人,已经不足为患。
这一胜利标志着秦书生的统治达到了新的高度。
南北统一,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秦书生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他决心继续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649年3月,在得知方凝雪即将临盆的消息之后,秦书生乘坐飞机专门从前线飞到了九江府。
3月22日,方凝雪在医院诞下了一对龙凤胎。
秦书生分别取名秦舒畅和秦舒欢。
4月初,多尔衮再次发来求和信。
多尔衮已经杀了福临母子,自立为王,这次来信是希望秦书生能够放过他,他愿意俯首称臣。
秦书生直接将信烧了。
在家陪了方凝雪2个月的秦书生,在1649年5月20日,再次乘坐飞机来到前线。
秦书生制定了全新的计划,兵分两路,一路从河西走廊北上杀过去,一路从山海关北上杀过去。
秦书生回到前线后,立即召集各路将领,详细布置了新的作战计划。
河西走廊一路由王天一率领,他久经沙场,经验丰富,深得士兵信赖。
山海关一路则由原南明将领刘肇基统领,他勇猛果敢,屡建奇功。
秦书生亲自坐镇中军,统筹全局,确保两路大军协调一致,互为犄角。
5月25日,王天一率领的河西走廊大军首先出发,沿途攻城拔寨,势如破竹。
清军虽有顽抗,但在王天一的精妙指挥和士兵们的奋勇拼杀下,节节败退。
与此同时,刘肇基的山海关大军也在迅速推进,清军的防线如纸糊般脆弱不堪。
6月初,两路大军在张家口附近成功会师,形成了对清军的包围之势。
多尔衮眼见大势已去,慌忙退守辽东镇,试图凭借险峻地形固守待援。
然而,秦书生早已料到这一点,命令王天一率部从西侧迂回,切断清军的退路,赵刘肇基则从正面猛攻,务求一举歼灭敌军。
6月15日,决定性的战役辽东镇脚下打响。
海军也参与了此次战役。
秦书生亲自督战,鼓舞士气,士兵们士气高昂,誓死效忠。
经过1个小时的激战,清军终于全线崩溃,多尔衮被俘,清军残部四散而逃。
秦书生下令斩杀多尔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