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进城,阮奇背了一大篓鱼,加一块估计得有五六十斤。
他照旧还是来到自行车二厂的家属院门口摆摊。今天的生意好得出奇,他刚一坐下,就有几个上回的老主顾认出了自己,呼朋唤友地来买鱼。
面对热情的阮奇和优惠的折扣价,上了年纪的老阿姨们无法招架,没过多久,阮奇就已经取得了三十多元的进账。
但阮奇的野心明显不止于此,这仨瓜俩枣的小钱还不能满足他。
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眼睛盯着家属院对面的自行车厂。
要是能打通关系,把自己的鱼直接送进工厂的食堂去,那赚的钱可就不止几十块了!
为了这个目标,他愿意窝在这儿低价赚吆喝。
正在,一个缓缓走来的老大爷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打南边来了个白胡子老头,手里拄着根崩白的白拐棒棍。
他身上穿着件朴素的藏蓝色中山装,脸色白得有点过分,手里捏着一对光滑圆润的核桃。
当时有句老话:核桃不离手,能活九十九;赛过乾隆爷,阎王叫不走。
能有闲情逸致玩核桃的,肯定是个有身份的人。
想到这里,阮奇主动吆喝道:“新鲜的鲫鱼便宜卖喽!一块五一斤,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大爷,来看看啊?”
老头儿正好也闲着没事,就踅摸过来,饶有兴致地问:“小伙子,怎么不进厂上班,反而在这里摆摊呢?”
“您老不知道,我是农村人,没有工厂可以上班。”阮奇笑道,“我进城是为了卖鱼,挣点钱吃饭!”
“嗯……”老头儿脸上露出赞许的表情,“现在国家开放了,处处都是商机,你这小伙子头脑倒是挺灵光的嘛!”
见这老头儿讲得头头是道,阮奇更加坚信他一定是个大人物,便搭话道:“大爷,您的孩子在厂里上班吗?”
“是啊!”大爷露出自豪的表情,“我儿子还是厂里的生产标兵呢!”
“嚯!”阮奇夸张地翘起大拇哥,一脸羡慕,“能当上生产标兵,您儿子一定很辛苦吧?我一个朋友也是生产标兵,可是天天起早贪黑地加班呐!”
“唉……”他这话说到了大爷心坎里,“确实是辛苦,虽然多替国家做贡献是应当应分,但是我们做人父母的,看着也心疼啊!”
阮奇等的就是他这句话,笑嘻嘻地说:“我倒是有个主意!根据最新科学研究,鲫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长期食用能大大增强人的体质。这些都是刚捞起来的鲫鱼,新鲜着呢!大爷,不如你买一条回去,给孩子改善改善伙食,别老吃食堂啦!”
“哈哈哈哈!”老大爷被他这番话逗得捧腹大笑,“你这小伙子还真机灵,这鱼也1块8毛一斤么?”
作为国营商店的老主顾,老大爷想当然地认为两处的价格一样。
但阮奇却微微一笑:“大爷,您家里有个生产标兵,我佩服您!鲫鱼我就按1块2毛一斤卖给您,都是昨天夜里刚捞上来的,您挑挑看!”
“好……谢谢你啊……”大爷反而被他弄得不好意思了,“我看过了,你的鱼确实很新鲜,我要三斤!”
???
难道他是个万元户?
接了个大单,阮奇心里很高兴:“大爷,您买这么多,能吃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