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宫一段时间了,刘承安和李清幼被李世民安排在御花园里面的一处厢房居住。
现在秋意渐浓,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不安的气息。
这几日,刘承安和李清幼他们一直处于焦虑不安之中。
此时,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紧张。
众臣们围绕着蝗灾之事争论不休,声音此起彼伏。
李世民面色凝重,端坐在龙椅之上,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各种建议。
他的心中也在权衡着利弊,这场蝗灾来得如此突然而猛烈,让他深感压力巨大。
一位头发花白、面容严肃的老臣率先站出来,他微微躬身,拱手说道:“陛下,百姓们以耕种为生,提前收割秧苗意味着收成大减,他们自然不情愿。”
“老臣以为,此事当慎重考虑,不可轻易决断。”说罢,他轻轻叹了口气,微微摇头,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这位老臣深知百姓之苦,他们一年的辛勤劳作都寄托在那一片片的秧苗之上,提前收割无疑是割他们的心头肉。
另一位身材魁梧、神情激昂的大臣立刻反驳道:“陛下,不可因百姓一时之不情愿而贻误战机。”
“若不提前收割,等蝗灾一来,将颗粒无收。”
“到那时,百姓所面临的困境将更加艰难。”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力地挥了挥手,仿佛要将那即将到来的蝗灾挥走一般。
“我们必须当机立断,提前收割粮食,以减少损失。”
一位年轻的文官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两位大臣的争论。
他微微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缓缓开口道:“陛下,提前收割秧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损失,但百姓的生计也不能不顾。”
“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其他办法,既能应对蝗灾,又能保障百姓的生活呢?”他的声音清脆而坚定,眼神中透露出智慧的光芒。
这时,一位武将大步流星地走上前来,他身着铠甲,威风凛凛。
“陛下,臣以为当以武力驱赶蝗虫,保护庄稼。”
“我们可以派遣军队前往受灾地区,用火攻、水淹等方法消灭蝗虫。”他的话语充满了自信,仿佛只要有军队出马,蝗灾就能立刻被解决。
然而,另一位大臣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陛下,武力驱赶蝗虫并非长久之计。”
“蝗虫数量众多,且繁殖迅速,我们难以完全消灭它们。”
“而且,此举可能会对庄稼造成更大的破坏。”他的脸上满是担忧之色,眉头紧锁,似乎在为这场蝗灾绞尽脑汁。
众臣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李世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争论,心中也在不断地思考着。
他的目光在众臣之间来回扫视,希望能从他们的脸上找到一丝灵感。
那位老臣再次开口道:“陛下,百姓乃国之根本,我们不能不顾百姓的意愿强行行事。”
“若引发民变,后果不堪设想。”他的声音微微颤抖,显然对可能出现的后果感到担忧。
而那位主张提前收割的大臣则毫不退让:“陛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我们不能因为害怕百姓的反对而坐以待毙,蝗灾迫在眉睫,我们必须采取果断措施。”他的眼神坚定,语气坚决。
年轻的文官则继续提出自己的建议:“陛下,我们可以一方面组织百姓提前收割部分粮食,以减少损失;另一方面,派遣人员研究蝗虫的习性,寻找更有效的应对方法。”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