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叫花子沿途讨饭,在无意中偶然得来一只鸡,但他既无炊具,也无调料,也不想用火炭烧肥鸡去毛,浪费难得的美食。”
“思索良久,他用锋利石块将鸡杀死后,去掉内脏,带毛涂上黄泥、柴草,便将鸡置于火中灼烧,想着用黄泥保护肥鸡,避免肥鸡的外皮被烧焦不能吞食。”
“哪知,待泥干鸡熟,剥去泥壳,鸡毛也随泥壳脱去,露出了煨熟的鸡肉。”
“此鸡色泽枣红明亮,芳香扑鼻,板酥肉嫩,入口酥烂肥嫩,风味独特,竟是一道难得的人间美食!”
“我现在做的就是这道菜,传说中的'叫花鸡'!”
“自然,我在传统烹饪法的基础上,巧妙添入了几样秘制的配料,使得鸡肉香气更加浓郁,入口便让人回味无穷!”
刘承安一边巧手处理着肥嫩的山鸡,一边向李清幼细述着他烹饪这道佳肴的心得。这些配料,是他这段时间在山中一点点搜集、精心晒干、细致研磨而成的。
虽然在其他手艺上刘承安或许平平,但论及烤制美食,那可是他的强项。八年烤地瓜的独到经验,使他在烤制技艺上已无师自通,对于佐料的搭配更是独树一帜,远胜初唐时期那简单素净的饮食风格!
初唐的烹饪多以蒸煮为主,菜肴味道较为清淡。
“真的吗?那我可要好好期待一番了。”
李清幼轻巧跃上旁边的大树枝干,安坐其上,静静观察着刘承安的忙碌身影。
“刘寨主,您刚才展示的那一套拳法,是从何处学来的?我看它融合了踢、打、摔、拿、拧等多种格斗技巧,显然是一套高深的武学拳法。您能掌握这样的拳法,武学造诣必定非凡,为何之前还向我询问内功等基础之事呢?”
“您师父没有与您提及过吗?”
李清幼将清枫剑轻轻横放于膝上,双手枕后,背靠着大树,仰望着夜空中的月光,向刘承安抛出疑问。
越是与刘承安接触,李清幼越是觉得他不简单。每当揭开刘承安的一角之后,总能发现他身上还有更多未知的面向。若说他是普通人,他又智计无双;若说他是书生,他又精通武艺;若说他是隐士,他又全力以赴救助流民。
当刘承安应戚少峰的挑战时,李清幼起初以为自己听错了。刘承安那文弱书生的模样,怎会是沉浸武道二十年的戚少峰对手?
然而,交手的过程大大出乎李清幼的意料。刘承安竟展现出一套令人叹为观止的拳法,若非体能和经验不足,胜负尚未可知。
“这套拳法名为军体拳,嗯,可以说是我从书上学来的。”
穿越的秘密,刘承安自然不会透露,只能即兴编造来源,恰好原身便是一位书生。
据他所知,军体拳虽源于近代,但查阅古籍可发现,最初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秦朝的鲍局华。有了这一发现,刘承安继续道:“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套拳法便是我在一本秦朝的杂书中发现的,它结合了拳打、脚踢、摔打、夺刀、夺枪等多种格斗技巧。”
“共有三套,每套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动作。第一套包含基本功和动作,第二套增加了摔打、夺刀、袭击等动作,第三套则是前两套的综合,加入了更为复杂和迅速的动作。”
在闲聊中,刘承安也点燃了篝火。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