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二年六月。
乡试放榜。
各地上榜者,共计一千七百七十七人。
同年九月,考生赴京参加会试。
中榜者只有一百一十二人。
四十余万人参加恩科,最终录取者只有一百一十二人。
十月,一百一十二名学子参加殿试,永乐帝朱权钦点前三甲。
定永乐年间第一次恩科的状元、榜眼、探花。
金榜题名,名单登于大明日报,布告天下。
同月,锦衣卫、反贪局联动。
江南世家煽动吴王谋反,经吴王检举,明正典刑。
诛九族!
鲜血尽染秦淮河。
七十余名官员被免职,抄家问斩,满门流放。
吏部当即点新科学子填缺。
今年的枫叶,格外的红,对于这场大案的突然掀起,满朝文武人人自危。
生怕哪天锦衣卫破门而入。
然而,朱权在杀完之后,并没有株连任何人。
这件事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突然出现,又突然结束,百官茫然,上朝都是如履薄冰。
紧接着,没有被外放的学子,全部在京留任,并都在六部衙门。
这一场屠杀,已经记不清是永乐年间的第几次屠戮了。
永乐三年,三月。
朝廷正式点兵征战四方。
在外巡视九边的徐允恭被召回京城。
朝廷下诏,封燕王朱棣为征北大将军,大军北上。
免徐允恭内阁辅臣之职,封徐允恭为征西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