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锦问他为什么要叫“春又生”,方一凡用诗句回答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怎么样,这名字不错吧?”
“的确不错。”方一锦称赞。
方一凡亲眼看着方一锦将他的出场描写出来。
“那黄衣少年持剑走来,对何君前拱手道:‘在下春不度,乃龟滋散人之徒。’
何君前还礼道:‘郎君客气。在下何君前。’
春不度不受他的礼,脸上洋溢着笑意,只道:‘何师与师父乃是故交,出山前师父曾嘱我:若遇何师,必以礼相待。’
何君前将故交之徒带回太师府好生照顾起来。”
看她写完这一段,方一凡提出自己的疑问:“不是春又生么,怎么又变成春不度了?”
方一锦以自己不会透剧为由不告诉他。
其实这篇《三千客》的剧情她已经写了一大半,突然出了一个新的角色虽然很突兀,但她在方一凡念出白居易的那首诗的时候有了新的灵感。
《三千客》里,从始至终都没有CP的是主角何君前,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感情戏,只有他一直寡着。
方一锦最初的想法是自己都还没找到男朋友,那她的亲儿子也得单着。
何君前的一生是非常典型的逆袭,他出生在世代为武将的何家,但在他六岁那年,被人屠了满门。说来其实还蛮讽刺的,他们家的人都会武功,却在睡梦中没了性命。
何君前当时在小伙伴家里睡了一晚,阴差阳错躲过了这场灾祸。
这样的套路方一锦见多了,这次也用上了。之后就是何君前被高人看重传授他武功,同时他也在何君前幼小的心里被早早地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长成之后,何君前在经过一系列的事情之后发现屠了自己家满门的竟是自己当作父亲一般敬重孺慕的师父。当他去质问师父的时候,师父却告诉他另一个故事。
同样是一个六岁的小孩,有一天傍晚回家,发现家里满是鲜血,亲人们的尸骨未凉,凶手尚未离开。
“‘他没有杀我,放我离开了。’关山道人说,‘后来我也像他那样屠了他一家的满门,发现少了一个六岁的孩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