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英注视着可怜的孙儿孙女,心中灵光一闪,当机立断地决定把朱允熥接到坤宁宫抚养。她坚定地说道:“重八,我对熥儿留在这里不放心,不如让我亲自来抚养他,你觉得如何?”
朱元璋听从了马秀英的建议,点头答应,说道:“确实如此,当年的事情一直困扰着咱,或许事情并不简单。但英儿非常喜欢熥儿这个弟弟,就让他留在英儿身边作伴吧。”
马秀英深知朱元璋心中的疑虑,他担心的是洪武十年那个不幸夭折的孩子,其死因似乎并不简单。她说道:“那是自然,我从未放心让熥儿交由吕氏抚养,毕竟姨娘与亲娘之间,关爱与照料永远无法相提并论。”
宫室之中逐渐披上了素白的装饰,白布低垂,庄严而肃穆。正殿中央,安放着一口精致的灵柩,常氏平静地安息其中。
周围,身着麻衣、头戴孝巾的一群人默默地跪拜着,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哀伤与不舍,有的泪如雨下,悲痛欲绝,有的则默默无言,沉浸在深深的哀思之中。
身着洁白素衣的朱雄英,年仅四岁,面容透露出超乎年龄的憔悴,眼角泪痕斑斑,默默地为常氏烧着纸钱。
他的动作虽稚嫩,却充满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言的哀悼。在这肃穆的气氛中,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单与脆弱。
还有一边也跪着两个女孩,她们穿着同样的白色素衣,纷纷抽泣不成声,为娘亲哀悼。
朱标站在棺边,伸手抚摸着常氏的遗容,声音哽咽:“常姐姐,你走了让我如何独活?你明明还好好的,怎么说走就走了,你把我一个人丢下,也把英儿给留下了。”
还有其他的人也在场,常茂凝视着静静躺在棺材里的常氏,悲伤地说道:“姐姐,你为什么离开我们?你让娘亲和我们两个弟弟怎么活啊?”
常蓝氏悲伤地说道:“女儿啊,你让我这个娘亲怎么活下去?白发人送黑发人,你真是好狠的心啊!”
“你之前不是告诉我,有机会就应该回娘家看看吗?可现在,你的身体却每况愈下。”
好好的女儿就这样离世了,她的内心充满了悲痛。先失去了丈夫常遇春,接着又失去了长女常氏,她承受了巨大的打击。
常蓝氏哭得泣不成声,气喘吁吁,最后竟然昏了过去。幸得常茂及时扶住,他焦急地呼唤道:“娘亲!请您快醒醒!我们不能失去您。”
在这个混乱的场面中,常茂只好搀扶着常蓝氏,带她下去休息片刻,只留下了常森和常升两人继续烧纸钱。
常森和常升同样对母亲的境遇感到担忧,但他们束手无策。他们已经意识到常家即将没落,因为常氏过世后,太子妃的位置一直空缺。
这并不奇怪他们会这么想,他们完全可以预测下一任太子妃是谁,那就是太子侧妃吕氏。有人称赞她仁慈宽厚,具备贤妻良母的光辉形象,完全有资格成为太子妃。
……
送葬队伍庞大,人头攒动。朱元璋与马秀英率先加入,常家、蓝家以及朱家也纷纷参与,此外,淮西勋贵也自发地加入其中。
朱元璋下令宣读圣旨,一人悉心领会后,取出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氏,太子之正妃也,淑德有闻,朕心嘉之。诞育二子二女于太子,其中嫡长孙朱雄英,尤朕所钟爱,乃朕长房之嫡长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