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点到名字的荀彧微微叹了一口气。
跟随了曹操这么多年,他怎么可能不知道曹操心中所想。
只是迁都就意味着避让,意味着退却。
荀彧不怕暂时的退却,只怕现在的曹操年纪大了,没有了当年的胆气。
没有了当初那种孤注一掷,拼死求胜的决心。
一次退却很可能就会演变成大崩溃,就会让大汉至魏公曹操往下,到每一个将军、士兵都变得丧失斗志。
变得毫无进取,到了邺城,不敢面对接二连三的失败。
只敢龟缩在邺城之中,一晌贪欢,那样的话大汉就完了,魏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就完了。
现在虽然刘备四面出击,造成己方损兵折将,但并没有沦落到不能抵抗,不能对敌的结局。
如果只按照实力来论的话,那当年的曹操和袁绍,曹操也就不用和袁绍争夺北方的霸主之位了。
当年的赤壁之战,孙权和刘备除了上吊自杀和负荆而降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现在刘备虽然也很强,但毕竟硬实力还在曹操之下。
曹操之所以一败再败,只是因为曹操的地盘太大,兵力太分散。
所以才让刘备和关羽兵分两路,打了己方一个出其不意。
只要曹操能够重整兵力,做好准备,那刘备怎么敢说自己能够必胜?
是己方的智囊集团比不上刘备的谋士,还是己方的武将斗不过刘备的武将?
亦或者是己方士卒的战斗力也比不上刘备麾下的士卒?
纵使这三样都比不上他刘备,那曹操起码还占据着地利之便。
有了这个优势,那曹操就有了斡旋的基础。
期间的粮草问题、后勤问题,作为曹操麾下的后勤总官,荀彧可是知道曹操的后勤状况。
拥有着千里沃野的曹操集团都快跟不上后勤的消耗了,那刘备也只是初步占领荆州等地。
其间的消耗更是海量,又怎么能跟的上。
现在的刘备能够支撑得住,必定在占领的区域竭泽而渔。
若曹操真的退了,那刘备一定能携着大胜彻底消化麾下的势力。
那样,曹操就真的没有取胜的机会了。
现在只有坚持坚持在坚持,和刘备打后勤,打经济,打综合国力,看看是刘备先撑不住还是己方先撑不住。
然后就是成王败寇,一扫八荒或者不成功便成仁!
只是曹操现在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吗?
或者说曹操现在还有拼死一战的决心吗?
曹操之前只有兖州一地,和别人打仗都抱着玩命地心态。
后来成功收复了徐州、豫州、司隶等地。
可是这些地方都已经变得残破不堪,而曹操要面对的敌人却是大汉第一势力的河北袁绍。
战或死!
有了这个必胜和必死的心态,曹操才有战胜袁绍的基础。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