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战在即(1/2)
原来赵王迁一连给李牧发来了三道诏书,要求李牧立刻回兵,救援邯郸,因为这时秦国向南线秦军的杨端和部增兵十万,进攻赵国的漳水北岸。
漳水北岸距离邯郸不足两百里,虽然赵军有漳水之险,长城之固,但赵军在漳水北岸驻守的人马只有三万余人,而杨端和部増兵之后,兵力达到了二十余万,双方的实力极为悬殊。因此也引起了邯郸城里的极大恐慌,大臣们纷纷上书赵王迁,要求调李牧回军救援邯郸。而赵王迁一面征集士兵,守卫邯郸,一面急给李牧下诏,措词十分严厉,要求李牧立刻从番吾撤军回援。
接到了赵王迁诏书的时候,李牧正在听高原、李瑛鸿汇报新骑军的事务。因此也没有隐瞒他们,将诏书的內容告诉给他们。
李瑛鸿沂了之后,也大为着急,道:“现在怎么办?司马将军部下只有三万人马,肯定抵挡不住秦军的进攻,而我们现在正和秦军对持,父亲,这该怎么办才好,难道我们是要放弃番吾,撤军回邯郸吗?”
高原道:“不,但如果我们放弃番吾,秦军就可以立刻进占番吾,然后对邯郸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如果我们回军之后,不能在短时间内,击败杨端和部的秦军,局面会更加的危险。因此我认为与其撤军回援邯郸,不如在番吾一线主动出击,先击退桓齮部,只要击败了这一路的秦军,就算杨端和攻破了漳水防线,也会不战自退了。而且我们现在番吾有十五万大军,秦军虽然有二十万,但毕竟是从远道而来,又要分兵把守各条要塞,可战之兵应该和我们大体相当,因此只要计划得当,我们战胜秦军还是有一定的把握的。而且这几个月来,大将军一直固守不战,恐怕也是在故意向秦军示弱吧。”
因为高原知道,在历史上这一战是李牧率领的赵军取胜,虽然他不知道这一战的详细过程,但李牧在抵御匈奴的时候,就是采用这种故意示弱的战术,结果使匈奴骄傲自满,大意轻进,被李牧打了一个反击包围,大破匈奴十余万,成就了李牧的威名。而现在高原估计李牧又是在故计重施。
李牧摇了摇头,道:“如果能够出击进攻秦军,我早就率军出击了,也不用等到现在。”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