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能给朱棣和道衍留了两壶酒和两只大兔子,然后拿着剩下的一壶酒和一只兔子和丘福回了禅房。
朱能和丘福也吃了起来。
兔子肉香飘到了其他的和尚的屋里,和尚知道朱能两人是燕王朱棣的手下,并不敢多说话,全都闻着肉香、酒香睡去。
三圣殿中,朱棣和道衍坐在地上,一人手里拿着一只兔子正在啃着吃。
“不知道大师对当今朝廷如何看?我大明是否可以万世永固?”朱棣开口问道衍和尚道。
道衍一笑,他那吃了兔子的嘴唇在火光的照耀下更加油亮:“殿下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大师,今日只有你我二人,你也别把我当成什么燕王,我自然想听真话。”
道衍瞟了一眼朱棣,缓缓说道:“依小僧看,大明国祚不会超过二百年!”
朱棣听后一惊,历史上,大明的可是延续了276年,而且只要是这个王朝不是特别拉胯,一般都能撑个二三百年。
他皱眉问道衍道:“大师认为我大明当前有何重大弊病,以至于国祚不长?”
道衍笑着问朱棣道:“朝廷的稳固与否,最关键在于什么?”
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朱棣当然知道,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听了道衍的话,朱棣脱口答道:“当然是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朝廷是船,百姓是水。”
道衍满意地看了朱棣一眼,自己眼前的这个燕王果然不是一般的普通皇子,他继续说道:“殿下身居高位,不知道百姓的疾苦,我大明虽然初立,但是也已经显现一些衰败之相,至于能撑多久,就看大明的造化了。”
朱棣赶忙问道:“我今日前来就是想要向大师请教问题的,请大师明示,我大明当前有何衰败之相。”
道衍打了个饱嗝,又喝了一口酒润了润嗓子:“殿下,不知道当前圣上对皇子如何。”
“我父皇出生贫苦之家,十分爱惜我们这些皇子,我们的待遇都非常好。”
道衍问朱棣道:“陛下每年给各位王爷多少米、布、碎银?”
朱棣如实答道:“每位亲王禄米 5 万石,钞 2 万 5 千贯,锦 40 匹,紵丝 300 匹,纱、罗各 100 匹,绢 500 匹,冬夏布各 1000 匹,绵 2000 两,盐 200 引,花 1000 斤,马料草月支 50 匹。另外皇子还有良田60顷。宗室子孙不得从事生产,均有国家供养。”
朱元璋贫苦孩子出身,最见不得自己的孩子受苦,因此为皇子制定了十分优抚的政策,让皇子躺着也能舒舒服服过一辈子。
因此,朱棣才想安安稳稳做个闲散王爷。
历史上,如果不是朱允炆继位后,想要推翻朱元璋定下的政策,逼的他的各个叔叔死的死、疯的疯,朱棣也不会造反。
道衍点了点头:“大明刚刚立国,陛下现在的十几个儿子,大明朝还养的起。但是十年之后、甚至百年之后呢?大明的皇家宗室人口将达到数万甚至十万之巨,到时候朝廷将如何运转?”
道衍说的话让朱棣吃了一惊,他之前只想到了眼前,确实没想考虑过数十年,甚至百年之后的事。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