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刚做完Allen试验之后,瞄了眼陆凡,他觉得这个声音有些耳熟啊!
那天在抢救的时候,提醒那个病人是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是不是也是他?
不过,现在时间紧急,可由不得段永刚多想了。
做完Allen试验之后的段永刚,也顺利找到了穿刺的最佳点,这让陆凡放心了下来。
在摸清患者的血管走行后,段永刚在皮下少量注射麻药麻醉,于皮下打个小皮丘,就是书上的常说的“橘皮样”。
看到段永刚的操作,陆凡心中微微叹了口气,“哎,这麻药打多了啊!”
在很多微创介入手术的时候,并不是说麻醉药越多越好。
当麻醉药剂量过大后,桡动脉可能摸不清了,反而会增加穿刺的难度。
麻醉目的是,麻醉皮肤和皮下组织,只要有利于减少穿刺和切皮小口时的疼痛就行了。
很多时候,过犹不及啊!
……
麻醉过后,便是血管穿刺了。
穿刺方法,大体上分为单壁穿透法和对侧壁穿透法。
单壁穿刺方法采用空心钢针,常用 Cordis穿刺针宜靠血管的近心端处。
选择动脉血管较直的那一段进行穿刺,穿刺时见缓慢回血后,此时立即停针!
再送入直头的软金属导丝,在整个穿刺过程中,穿刺针的方向和桡动脉走行一致,穿刺针和皮肤的角度一般为30°~45°。
比较小的穿刺角度,是有利于导丝的送入。
而对侧壁穿透法操作,适用于带鞘管穿刺针。
在穿刺针穿透前壁回血后,带鞘及针继续向前推进,大概在0.5cm左右,刺透患者的动脉血管,然后再撤出针芯,缓慢回撤针的外鞘管。
当针外鞘内可看到少量的回血,则表示穿刺针已经部分退入动脉腔内。
更为缓慢的退针鞘,当看到回血明显加速或者喷血,就立即停止后撤,送入导丝。
至于段永刚使用的穿刺手法,陆凡一时间还真没体会出来。
他用的是带鞘管穿刺针,但却使用单壁穿刺方法。
这根本就是自相矛盾的啊!
整个操作过程,看得陆凡也是头皮发麻啊!
他真的想代替段永刚,自己上台穿刺得了。
但是,他现在的身份只是一个实习医生啊!
这又不是小说或者电视剧里,实习生可以做什么高难度的操作。
现实世界里,实习生最多是在手术台旁边拉钩、扶镜子,真正的上手术,那真是想都别想啊!
此时,陆凡只期待着徐利早点儿回来!
此时,段永刚的手指头都有些发麻了。
“那个……你叫陆凡是吧?”段永刚突然出声道。
陆凡点点头,“是的,段老师。”
“你先帮我扶一下穿刺针,我感觉手有些酸了。”段永刚小声道。
“好。”
陆凡正在想着如何能够上手呢,这真是天赐良机!
他立刻上前,站在段永刚身边,扶住了穿刺针。
段永刚则是稍稍放松之后,继续尝试着穿刺。
可是穿刺针始终没有回血,这就意味着穿刺的失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