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棚前。
侯府的家丁们愣愣的抬头,目光落在了那一身红衣手持红缨枪的女子身上。
宋筝骑在高头骏马之上,红衣热烈,青丝如瀑,她那张秀丽绝色的脸庞上却笼罩着寒霜。
“小姐。”
魏同带着人从后面赶了过来。
他看着被宋筝打翻的粥盆,有些欲言又止。
小姐这……做的是有些过了,很容易激起民愤,对将军府不利。
“魏同,立刻把他们全都控制起来。”
宋筝强忍着怒火,冷声命令道。
这些人已经聚集在一起了,那她就不能放他们离开。
“另外,派人去阻拦其他难民,不允许他们踏入此处半步。”
她的声音带着果断坚定,很快就下了决断。
护卫们上前就要押解那些难民们。
难民也从最初的绝望变为了惊恐,纷纷跪在了地上。
“姑娘饶命啊,我们就是来京城讨口饭吃,还请姑娘饶了我们吧。”
宋筝回头对向那群跪倒在地的难民们。
她把长枪收起,没有将抢对向这些百姓。
“我只是让人将你们安排在一处,在这段期间内,你们都不能与其他人接触。”
难民们心里都带着惶恐,他们看到宋筝的架势,也知道她家世不凡。
一句话,就能要了他们的命。
所以,他们即便对宋筝心有怨气,也不敢说话,更不敢相信她的话。
就在众人心里忐忑之时,一声夹杂着怒气的声音从宋筝身后传来。
“宋筝,我知道你对我和阿煜心里有怨,可这里不是你撒气的地方!”
宋筝缓缓的转身,望向了朝着她走来的两人。
她知道侯府有人去通风报信了,但没想到他们来的如此之快。
景煜费解的望着宋筝,他想不明白,宋筝为何要这般做?
她自己不助人也就罢了。
荷儿辛辛苦苦的赈灾施粥,她却为了对付荷儿,置难民的安危与不顾。
宋筝将收起的长枪又拿了出来,指向了苏荷:“我之前就吩咐过,城外不允许有人施粥,现在你立刻带着你的米粮滚!”
苏荷哈哈笑了起来,笑容讥讽:“真应了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你天天吃山珍海味,穿金戴银,光一栋宅子都修了万两纹银,身后伺候的丫鬟不计其数,你这样的人,怎会体会到旁人的痛苦?”
紧接着,她那声音又带上了质问:“你瞧瞧这些人,饿得面黄肌瘦的,再看看那孩子,浑身都只有骨头,还有那位孕妇,她还怀着孕,吃都吃不饱,那我救人又有何错?你舍不得银子施粥也就罢了,又凭什么阻拦我?”
在场当中,那些被苏荷点上名的人,都低下了头。
他们的心里带着痛苦,愤怒,还有怨恨。
凭什么。
凭什么这些贵女们穿金戴银,吃喝不愁,他们却要忍受饥饿,连家中的孩儿都养不活。
如今好不容易等来了好心人施粥,却又受这些高高在上的贵女们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