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想踹人,事情并没那么简单。
首先有先帝的旨意压着,他不敢明说自己看不上成家长女,大楚重仁孝、重儒术,以孝、仁、德治国,朝臣的口诛笔伐非把他骂个狗血淋头不可。
其次,那成家,确实对皇家有功。
老侯爷成裕,与先帝年龄相仿,年轻时候互相引为知己,先帝登基后,北方军事吃紧,成裕二话不说就上了战场,在北方吃苦受累,挡住了羌胡南下对铁骑,一待就是几十年。先帝没走几年,太子就对成裕翻脸,这是要干什么?
狡兔死,走狗烹,以后谁还敢给你萧家卖命?
不过背地里暗戳戳搞点事情,还是难不倒他堂堂太子爷的。
自己一定要底气十足,堂堂正正踹了成家长女,令谁都挑不出错儿来才行!
此后,在成家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有几双眼睛,默默盯着成家长女。
他就不信,成家一点错都不犯!
很快,太子爷的第一个机会来了。
成侯爷成裕,戍守边疆不力,没有及时回援友军,防备入境的胡寇,导致边境数百口楚民被羌胡掳走。
当即就有言官上书弹劾,表示靖平侯尸位素餐,才不配位,应该派人前去斥责,并予以重罚。
吴丞相皱着眉,瞪了那上书的人一眼,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太子听说这事儿之后,兴奋地搓手,好机会啊!特意上了次朝。
没等丞相开口求情,太子抢先道:“爱卿说得有理,我堂堂大楚,怎么能养闲人!这样吧,荡寇将军辜负天恩,戍边不力,令黎明百姓受苦,褫夺他的爵位!至于官职,暂且保留着,皇恩浩荡,让他戴罪立功吧。”
丞相不满太子的处置,军营之事瞬息万变,防不胜防,怎么能因为一次失误就斥责领军大将呢!但是他刚刚上台,且是太子一手提拔上来的,不好当着群臣的面拆太子的台,只好按下心中的不满不表。
事后,丞相特意跟太子提了提这件事儿,被太子打马虎眼糊弄过去了。
真正导致丞相和太子争锋相对的事情,出在成家长女身上。
吴皇后有意提起成家长女和太子的婚事时,传出一件事儿,成家长女差点和一个伶人私奔了!
满京哗然。
街头巷尾谈论了足足三个月,根本停不下来!
未来太子妃差点和人私奔了!
那伶人谁啊?得长得多帅啊,才能差点拐带了太子妃!?
这未来太子妃也真是的,行为竟然如此不检点!
丢人,太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