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又吃人家亏了(1/2)
江伦抵达控制中心的时候盾构机已经在原地停滞六个小时了,智控系统的平衡压力智控尚能发挥作用,数据目前还正常,但是谁也不敢保证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地底是一个比太空还要复杂,比海底还要不为人类所知悉的世界,即便人类拥有可以航行到太阳系外的飞行器,拥有潜入水下万米的潜水艇,仍然不能掌握真正的地底环境是怎样的,尤其是水层地下,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可能引发不可预料的灾难。
这是一个隧道施工不死人的年代,但却是用昂贵的机器换来的。盾构技术好处如此之多,仍然有很多大型基建公司选择原始的矿山爆破法开凿隧道,最大的原因就是价格。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使用开膛破肚式的明挖法……
在新旧建筑林立的大上海,别说是开膛破肚式的明挖,就是耗时稍长的地上施工都会影响这个城市的运转,更何况这座城市有着复杂的地下结构,使用盾构这种昂贵的技术进行地下施工是必须的,但是一旦出现事故,后果不单单是经济损失的问题。
这套先进的智能盾构巡航系统还是在上海交易博览会上,华隧智能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国外先进技术,首次应用于盾构施工,在实验场地也做过多次模拟试验,证明了安全性的可靠,为什么到了实际施工就出现故障?
百思不得其解的不止是这些控制中心的施工人员,还有匆匆赶往现场的江伦脑海里。
该网络人工智能引擎曾经是公司开发的拳头产品,虽说卖了可惜,但是当时的情况正值机器人研发的关键时期,公司需要大量金钱做支撑。
江伦是直接负责研发的,对系统引擎的性能还是很清楚的,该技术即使拿到现在也依然有升级空间,如果说出现故障,无非是模糊化处理故障、人工神经网络故障、模糊神经网络故障、专家系统故障或者遗传算法故障,排查故障需要一些时间,但总不至于束手无策吧。
因为担心现场资料不足,江伦还特意带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虽然知道去的地方是类似工地类的地方,但是到了之后还是让江伦眼前一亮。干净的通道,整洁摆放,如果不是标准化的围挡和施工用移动铁皮房,还以为到了哪家社区呢,江面上清波荡漾,完全想象不到那下面正有一条巨大的地龙在蠕动。
对华铁这样的大型国企,江伦还是仰望的,这些国之命脉企业承担着国家基石的作用,在江伦还在做小小梦想的时候,这些大型企业早已踏遍祖国的千山万水,创下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