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周末,倪虹都和刘珖聚在一起。刘珖是个行动派,说要改纪录片为电影,就很快调整了之前的拍摄团队。
所以,准确说来,这个周末,倪虹、刘珖是和拍摄团队一起过的。十余人对2.5万字的剧本初稿进行围读,最后做出两个决定,一是将其扩充到3万字,保证电影有100分钟的长度。
至于已经拍好的当代非遗传承人的素材,则用番外的形式进行呈现,时长大约15分钟。在拍摄期间,《吴灯绣彩》剧组会在各大社交媒体账号进行宣传,如果有需要还会对非遗传承人进行深入访谈,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做好策划后,剧组人马三管齐下,一边发布组训进行选角,一边走影视公司申请备案兼勘景,一边对剧本进行修改润色。
剧本由刘珖亲自操刀修改,修改完毕再交给倪虹审读。最后的署名属于倪虹和乔薇。
转眼间,便快到端午节了。新苗小学照例要举行端午游园活动。倪虹灵机一动,一早便向姨父王千树借了一盏走马灯,来装点节庆气氛。
这盏走马灯,是一位外地客户定制的,已经付了全款。但奇怪的是,做好之后客户既不想签单,也不要退款。王千树就只能把走马灯放在库房里,暂时安置起来。
在这段时间里,王千树也配合刘珖拍好了访谈片段,后来得知对方要改拍非遗大电影,他本人不用出镜太多,反而松了一口气。毕竟,他已经和美尚家居签了约,每月保底有三个订单要做,没有多少闲暇时间。
对方开价不菲,也答应充分尊重王千树的创作理念,但他们也提出了要求:作为高端定制,每一个订单都要满足客户需求,将苏灯与中式家具完美结合。
一个月下来,王千树做了一个壁灯,一个座灯和一个吊灯,入账一万元,收入颇为乐观。
因为是初次尝试,此事并未经手他人,但王千树也考虑以后能让徒弟们参与设计和制作。
端午游园活动,如期举行。低年级的孩子们,围着高度和他们身高相仿的走马灯,个个兴趣盎然,围着倪虹问东问西。
倪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她平时没少听姨父说非遗传承的艰难,无论是资金、前景,还是人才。
但倪虹觉得,问题的核心在于人才。想要非遗文化承继不断,薪火相传,必须得从娃娃抓起。
这不,围绕在她身边,注视着苏州灯彩,眼中流露惊艳之色的孩子们,他们为什么不能成为非遗传承人呢?
游园活动结束后,倪虹来到校长办公室,主动说起她的一个构想:将苏州灯彩艺术引入校园,助力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
原来,新苗小学是一所以美育见长的特色小学。为了保住这块特色招牌,历任校长都绞尽脑汁,不仅亲自考聘艺体老师,还拨出专项经费进行校本课程的编订。
就拿美术教育来说,这些年学校陆续开发了国画、手指画、剪纸等校本课程,也得到了很多积极反馈,但是在内卷严重的当下,这些课程的特色已经不够鲜明了。
听了倪虹的意见,周校长不置一词,半晌才说:“小倪啊,苏州灯彩的高度,都赶得上一个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能做好灯彩吗?如果做不好,岂不是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