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灯彩’这个概念,狭义地说,只包括具有苏州当地文化特色的灯彩。广义地说呢,可以指称江苏省境内的灯彩,包含苏州灯彩、秦淮灯彩、维扬灯彩,嗯,现在‘维扬灯彩’改叫‘镇扬灯彩’了。我们今天说的,是狭义的概念。”
王氏花灯工坊里,清茶袅袅,王千树正对刘珖说起苏州灯彩的概念。
刘珖虽做好了采访大纲,但对于王千树的各种“现场发挥”仍然保持尊重。
“苏州灯彩被正式命名为‘苏灯’,是在1959年。那年举行了全国花灯比赛上,苏州灯彩的经典之作‘亭台楼阁灯’一举夺冠,苏灯便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亭台楼阁灯,也叫万眼罗灯,是每个苏灯手艺人都想做出的绝品灯彩。”
刘珖对此有所了解,万眼罗灯是苏灯里的上品,起源于宋代。其灯身为亭台楼阁,身上有万个孔洞,所以又被称作万眼罗灯。万眼罗灯,一度是进贡的贡品,可惜这技艺已经失传了。
说到兴起,王千树不免感慨丛生:“我们这行,好像只有过年那十五天才能被人看到。有时候,我也在想,自己的坚持有没有意义。”
有此一叹,大概是因为,“背叛”师门的程超冲击了他的价值观。
刘珖忖了忖,才回道:“中国人重视节庆,在节庆的时候苏灯璀璨生辉,祥瑞纷呈,的确是宣传的好机会。《乾淳岁时记》中说,都城里,从十月开始,天街茶肆就开始出售各色灯彩。也许,有一天,我们也能在其他时节,看到灯彩的身影。”
有句话藏在心底暂时不能说:若想得到更大的关注,非深度融入生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