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花市灯如昼》完结。
这是我第一本长篇小说,此时心情格外忐忑,又极度兴奋。
事情要从2023年1月说起。
过年时,我和家人一起在苏州旅游,走了很多景点。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当属盘门灯会。
花灯,也叫灯彩,作为烘托年节气氛的存在,在过年期间并不鲜见,但我仍然为苏州灯彩所震撼。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它独特的审美意蕴,与苏州园林相契合,或者说,正好浓缩了园林的造景艺术。
这就很有特点了。
更有特点的是,苏州灯彩还充分呈现了吴门画派的艺术之美。
人说苏州风雅,我亦深以为然。
总之,在吴门画派艺术和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影响下,苏州灯彩美轮美奂,特色鲜明,荣列“国家级非遗名录”。在当代,它还与时俱进,成为集“声、光、电、动”于一身的灯景艺术。
然而,进一步了解之后,我才惊讶地发现,苏州灯彩的市场并不是非常好,它也一直为价格低廉、批量生产的塑料灯笼所冲击。长久以来,苏灯艺人们都面临着转型与活化的挑战,不断求索与创新……
了解到这些之后,我有一种倾诉的欲望。
在朋友的鼓励下,我准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灯彩”写一部小说,一部表现“苏州灯彩”“匠心传承”主题的小说。
为此,我花了半年的时间,搜罗苏州灯彩和苏州多项非遗的相关素材,也看了不少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