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廖化将军的大军缓缓开进荆南山地,荆南的宁静被打破。
蛮族乃是中原文明对于周边少数民族的称谓,之所以叫他们蛮族,大多是因为他们的文明并不发达,还保留着较为原始的生活方式。
在农业时代,中原文明有着更为强大的经济能力,也就有着更稳健的抗风险能力。而蛮族,由于生产方式落后,非常依赖大自然的恩赐。一旦遇到天灾,或者异常的气候、病虫害,他们就难以维持基本的生存。
面对绝境,面对生存危机,所有生物都会迸发出一种本能,那就是掠夺。
荆南的汉民,则因此而饱受蛮族劫掠之苦。
实际上,比拼总体的武力水平的话,蛮族是远远不及汉民族的。只不过,汉人已经脱离了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进入了定居农耕的时代,由此导致了职业的分工,使得军人职业化。
所以,蛮族劫掠时如果碰到职业军队,那就是有去无回。
但是如果没有碰到军队,那么世代务农的普通汉人,是很难战胜大肆入侵的蛮人。
这也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荆南虽然也建立的汉人城池,但是由于这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好,无力供养大量的常备军力,所以时常处于不设防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蛮族一旦入侵,那就是如入无人之地,可以肆意地夺取物资和人口。
这种劫掠行为,对于荆南的集权统治,会造成很大的打击。
而如果要进兵剿杀蛮族,又往往因为地形复杂、物资难以为继等原因,很难真正深入山林,把蛮族一网打尽。
刘备占领荆南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保持了较高的常备兵力水准,蛮族一开始不知道情况,还以为荆南跟以前一样,大摇大摆地过来抢劫,结果被刘备打得屁滚尿流。
但是这一战之后,蛮族知道了刘备不好惹,也就谨慎了起来。
刘备也试图进兵讨伐,但是试探了几次后都难以继续下去,只得把这个问题先搁置了。
如今,刘备大军西征,诸葛亮虽然坐镇公安,但是刘禅知道,不久之后,诸葛亮也要率领第二波入蜀军队,杀进益州。
到时候,荆南守备空虚。虽然孙家这时候还没有什么动作,但是蛮族的叛乱,也会严重干扰到刘备军治下的稳定,甚至可能影响到西征的部队。
所以,这次随着廖化来攻打蛮族,刘禅是打算深入调查研究,找到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的。
毕竟,日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会在荆州发生,刘禅不想让这些蛮族到时候再来拖后腿。
廖化的平蛮策略很简单,就是依靠荆南各郡给予的后勤补给,以及当地向导,向山中蛮族进兵,捣毁他们的部落。
刘禅也没有什么异议,便与张苞等人一起领兵跟着廖化的部队。
行军数日之后,大军仍然没有摸到蛮族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