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见刘禅做出了保证,尽管刘禅只是一个三岁的孩童,但是由于刘禅的身份与他们确实是天壤之别,而且刘禅也显露出了远超一般孩童的聪慧和成熟,所以何氏和王二都相信刘禅的保证。
在何氏的敦促下,王家老大和老二来到刘禅近前,下拜行礼,表示自己的投靠效忠。刘禅上前将兄弟二人扶起,然后对他们说道:“既然要加入军中,那就不能还像过去一样老大老二的叫了,得起个名字。”
王二挠头道:“公子,我也不知道该给他们起什么名字。”
何氏道:“我看公子言谈举止不同凡人,肯定是家学深厚的,要不然,就请公子给我们家两个孩子起名字吧。”
刘禅摸着下巴琢磨了一下,说道:“王家兄弟二人生长在这长江畔云梦泽,又是本分人家出身。我想取名不宜太花哨。不如老大叫王江,老二叫王河,一来契合他们的出身,而来也借助江水河水奔流不息的寓意,希望他们能够发愤图强。”
王二高兴道:“王江、王河,好名字!多谢公子了!”
兄弟两人也再次下拜道:“多谢公子赐名!”
关银屏也夸奖道:“王江王河,这两个名字倒是好记,阿斗,这就是你的第一支亲兵部队了。”
刘禅笑道:“姐姐就别取笑了,我这个年纪上哪搞出亲兵部队啊,就算我想,父亲他们也不会让我胡闹的。王江王河还是要先放到叔叔们的部队里去磨炼磨炼。”
关银屏也笑道:“你这算计倒是想得挺好的啊,先让叔伯帮你训练他们,等练成精兵悍卒了,你直接接手过来用,太省事了吧。”
刘禅啧啧作怪道:“还是姐姐你神机妙算,一下子就看出了我的打算,这下子瞒不过去了。”说着,拱手行礼道:“还请姐姐给我几分薄面,到时候不要戳穿我呀!”
关银屏噗嗤一声笑道:“少作怪,我才不稀罕戳穿你呢,你看到时候能不能在军师面前圆过去吧。”
旁边的王家人看到刘禅和关银屏吵吵闹闹,也嘻嘻笑着看热闹。
前来接应的人终究是还没到,王二和何氏将家里唯一的木床让给刘禅和关银屏,自己一家人在地上铺上干草,凑合着就睡了。刘禅和关银屏一来年纪还小,二来本就是很亲近的青梅竹马,所以此时也就没有讲究那么多,在一张床上睡觉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王家人为了生计还是要出去打猎、耕种,王江王河虽然即将要跟随刘禅一起去从军,但也想在离家之前帮父母再干点活,也出去劳作了。刘禅还叮嘱王二,打猎的时候把路线设计在那个山坡附近,这样如果张苞他们带人来了,也能早点汇合。
刘禅便和关银屏一起坐在屋子里无聊地等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一些闲话。原本刘禅和关银屏虽然就已经很亲近了,但毕竟这么小的年纪,真正相处过的时间也没有多少。这几天的意外遭遇,反倒是让两个小孩儿对彼此有了更深的了解。
关银屏还是个六七岁的孩子,现在的事情将来还能记得多少,并不好说。但至少以刘禅的心智,这几天的共同经历足以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了。虽然刘禅灵魂是个成年人,但是以刘禅的身份生活了好几年了,已经充分代入了三岁小孩的视角,所以以孩子看待姐姐的视角来看来关银屏,十分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