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送回去(1/2)
听完顾晓霞讲述的事件经过后,女公安安慰她:“同志,放心吧,我们有原则,会保密的。”
在这个年代,大家思想还很守旧,尤其农村很多人都没有领了结婚证才算夫妇的概念,只要双方同意,住在一起就算是夫妻了。
顾老太收取了李卫国的彩礼,在村民眼中,顾晓霞算是李卫国未过门的妻子,出这事,恐怕很多人都只会对她指指点点,不会去责怪李卫国。
从派出所出来,已经是下午6点了,顾晓霞内心急着赶回家,这个点还没到家,王桂芬肯定担心得不行了。
但她也做不出来把救命恩人抛下不管的事情,只好压下心里的焦急,提出请两人吃饭,表示感谢。
聂钧已经看出小姑娘眼中的焦急,本想让她先走,可开口说出来的却是:“好的。”
聂宇内心震惊,他哥什么时候愿意和女孩子一起吃饭了,京城多少姑娘想尽一切办法要和他哥吃顿饭都没得逞。
顾晓霞算了算身上的钱,不够请两人去吃大食堂,只能带他们去了一家过桥米线店。
她已经听出这两人是京城口音,既然是京城来的,带他们去吃点滇南本地特色美食,也不算失礼。
刚进店里,就看到店主烧着一大口铁锅,锅里有鸡肉、猪骨头,熬煮着最为新鲜滚烫的米线鲜汤。
对于八零年代的滇南孩子来说,能吃上一碗过桥米线就如同过年一样开心。
如果哪天知道爸妈要带自己去吃过桥米线,就会早早起床等着出发。
店里人不少,排了一会队才轮到他们。
“小心烫,小心烫。”在店主的吆喝声中,给每人端上了一碗滚烫的鲜汤,一碗红米线,一个大盘子上放着两小块熟鸡肉、一点烫熟的韭菜、三两小片叶子、几根豆腐皮丝、两片薄肉片、两片薄火腿片、两片玉兰片、两片薄鱼片。
每种菜品数量都不多,但做得都很精致。
这个时候的过桥米线很实在,不像后世,分着各种档次,名称也多,精品过桥米线、金牌过桥米线、状元过桥米线,区别就在于配料的多少,味道差别并不大。
顾晓霞率先拿起薄肉片放入汤里,再依次加入鱼片、火腿片、豆腐皮、鸡肉、叶子、玉兰片、韭菜等配菜,最后倒入米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