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洙从老徐处也得到了同样的报告,某国外资本在暗中买入大岘制药的股票。
大岘制药的总市值已经突破了100万亿韩元,帮助大岘集团超越三丰集团,成为韩国最大的财阀。
李健洙个人持有大岘制药37%的股票,李健洙的父亲持有大岘制药15%的股票,父子合计持有52%大岘制药的股票,而在股市上,大岘制药的流通股仅为48%。
李健洙问大岘制药的社长:“您认为国外资本的幕后是什么人?”
“很可能是辉Rui制药,近来在世界知名的医学刊物上接连刊载了数篇论文,认为大岘制药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药物STROMG存在严重的副作用,其实辉瑞的同类产品也研发成功了,但只比我们晚了两个月,这严重威胁到了辉瑞的利益。”大岘制药社长答道。
李健洙:“那么辉Rui有没有可能在掌握一定量的股权后,对大岘制药展开恶意收购呢?”
大岘制药社长:“大岘制药的流通股只有48%,所以辉Rui展开恶意收购的可能性不大,但我们得提防它在股东大会上制造事端。”
李健洙低头想了想,然后笑着说道:“我计划把流通股的份额扩大到63%。”
“什么?”大岘制药社长讶异地看着李健洙。
“我是这么打算的……”
很快股市上就传出了消息,为了与广大的投资者共享利益,大岘集团决定将李大岘名誉会长持有的15%股票转换为国民股,投放到股票市场。
1998年11月,花旗银行的行长到了韩国,并提出与李健洙进行会谈。
在大岘酒店的私人宴会厅内,李健洙接待了花旗银行的行长。
在一番寒暄后,花旗银行的行长道出了此行的目的,希望删除合资银行合同中,关于股东每年的分红不能超过利润3%的条款。
在合作之初,花旗银行并不看重韩国市场和合资项目每年的收益,它更多考虑的是通过未来卖掉股权来赚钱,但是没有想到合资银行竟然创造了如此惊人的收益。
花旗银行的行长说道:“投资是为了实现收益,因为合同中限制条款,使得股东未来20年的分红微乎其微。”
“已经约定好的事情怎么能随意更改呢?这样规定是为了进行再投资和公司的持续发展。”李健洙当然清楚,对方说这话另有目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